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上”以色列 俄羅斯找溫暖

  • 發佈時間:2015-11-16 14:31:16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楊舒  責任編輯:羅伯特

  歐亞經濟聯盟現有5個成員國的規模,顯然難以滿足俄羅斯主導並推動其擴大的“野心”。自今年1月1日歐亞經濟聯盟正式啟動後,聯盟對外“圈地”的消息一直未絕,近日,有消息稱其又將目光投向了以色列。

  俄羅斯有打算

  “看上”以色列,歐亞經濟聯盟的心思很好理解。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部副主任劉華芹指出,考慮到俄羅斯的經濟規模以及國際影響力,歐亞經濟聯盟的任何決策,幾乎完全可以用“俄羅斯”思維來理解。

  劉華芹表示,在區域合作如火如荼的當下,俄羅斯本就不會放棄分一杯羹,更何況其有比中國、美國更迫切的經濟需求。畢竟油價下跌疊加西方制裁和軍事行動,已令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僅就經濟發展而言,一方面俄羅斯要做好份內事,即調整自身經濟結構;另一方面也是同等重要的就是儘快擺脫出口和融資依賴歐盟的過去,開拓更多新市場和新合作,以求在西方制裁下找到市場和資金替代。

  在此背景下,劉華芹強調,對俄羅斯而言,聯盟“擴員”就是好事,意味著新的市場和資源,何況以色列經濟還以創新技術立國,這更與在西方制裁下,急需技術支援生産結構轉型的俄羅斯需求不謀而合。

  以色列有需求

  如果能加入歐亞經濟聯盟,對以色列而言,也並非“虧本的買賣”,其實從目前掌握的消息來看,在加入聯盟一事上,以色列的表現更為主動。

  據塔斯社消息,以色列移民部和耶路撒冷事務部部長齊夫·埃爾金近日在俄羅斯—以色列政府間委員會會議上表示,以色列希望與歐亞經濟聯盟就自貿協議談判儘快達成一致,以色列將該談判置於優先考慮地位。埃爾金稱,以色列建議俄羅斯于2016年啟動談判並在2016年內至少舉行兩輪談判。

  以色列的“急切”是有原因的。據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前經濟商務參贊胡明介紹,從國土面積和經濟規模來看,以色列都只是一個小國,因此其經濟發展和影響力擴張都需要通過外部結盟來實現,俄羅斯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上考量,都不失為一個可以幫助以色列的重要力量。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徐長春也稱,歐亞聯盟中各成員國較為單一的經濟結構,雖然會對其經濟全面發展造成不少障礙,但是對外部國家而言,則意味著其國內市場蘊含著極大的開拓潛力。

  遠水難解近渴

  事實上,以色列只是其一。中國、印度、越南、埃及、挪威、古巴、吉爾吉斯斯坦、亞塞拜然等眾多國家,都曾以不同的合作形式出現在歐亞經濟聯盟對外合作的名單中。正如劉華芹所言,這與俄羅斯經濟當下面臨的西方封鎖形勢分不開。

  不過,劉華芹也直言,雖然俄羅斯現在經濟合作方向轉移的做法的正確性可以肯定,理由是其可以幫助俄羅斯實現貿易多元化,經濟結構也會在對外合作中得到逐漸調整,但是就目前俄羅斯所面臨的經濟困境而言,這種“轉移性”合作並未能給其現階段帶來實質的幫助。

  劉華芹強調,俄羅斯經濟的希望只能寄託于政治環境的好轉,加之自身産業結構的有效調整,可惜的是,這兩大決定性因素前者是話語權掌握在別人手中,後者則註定是一個漫長的調整過程。而在情勢未能得到根本性扭轉前,俄羅斯經濟都會身處寒冬。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俄羅斯國內生産總值(GDP)按年收縮4%,整個第三季俄羅斯GDP按年收縮4.3%。世界銀行預計,2015年俄羅斯GDP將萎縮3.8%,2016年則會萎縮0.6%。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