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潛山縣工商聯優化民營經濟法治環境

  • 發佈時間:2015-11-16 10:31:1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潛山縣民營企業法治環境建設總體向好,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如民營的維權機制不夠健全等。我們已經將調研報告向縣政府進行了報告。”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工商聯主席汪正勝日前告訴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這是我們和縣檢察院聯合調研的結果。”

  據悉,為推動形成有利於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法治環境,引導民營企業依法經營,潛山縣工商聯、縣檢察院成立聯合調研組,自9月中旬開始集中兩周時間,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在潛山全縣範圍內開展了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法治環境調研。抽樣選取了規模以上企業20家,實際走訪企業22家,涉及機械機電、服裝加工、醫藥化工、農産品加工等行業,收回有效問卷22份。調研組深入企業,與企業負責人、法律顧問、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財務負責人進行面對面交流,廣泛徵求意見建議。

  法治環境建設總體向好

  通過調研,調研組發現潛山縣法治環境建設總體向好。近年來,隨著潛山依法治縣進程的逐步推進和政府職能轉變,民營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正在不斷優化。潛山縣委、縣政府一貫重視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支援力度不斷加大,先後出臺了《關於推進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潛山縣支援企業上市融資扶持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條件、創優環境。另外,在執法方面,潛山縣執法部門依法行政意識不斷強化,行政行為不斷規範,服務效率明顯提升。行政行為中不作為、亂作為問題明顯減少;政府及部門職能正在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潛山部分企業認為司法公正性明顯改善,不依法依規辦案、侵犯當事人合法權益的現象明顯減少。

  調研組還發現,潛山企業依法經營理念不斷增強。調研中,潛山企業經營者直言法律知識和能力已不適應企業發展,迫切需要提高。絕大多數的企業聘請了法律顧問;77%的企業每一次交易都與對方簽訂合同;85%的企業合同範本由專業律師製作;絕大多數的企業對外訂立的合同在簽訂後進行統一保管;77%的企業與員工全部簽訂了勞動合同;55%的企業與員工簽訂了保密協議或保密條款。

  依法治縣任重道遠

  調研組也發現儘管潛山縣法治環境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與依法治縣的總體要求、民營經濟的發展速度、適應新常態的迫切需要相比,還存在一些尚要改進的地方。

  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有待改善。近幾年來,政府及相關部門想盡辦法,採取包括送政策到府、挂網宣傳等措施,力求讓政策儘快落到實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集中體現在政策性項目資金的爭取與評薦方面:一是資訊不對稱,符合條件的企業未能及時獲取政策資訊;二是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程式的不透明,評薦的不公開,加之資源的有限導致競爭激烈,有的企業“托關係”“走後門”等現象擾亂了市場秩序,也污染了純潔的政商關係;三是企業社會誠信度大幅下降。經濟下行壓力下,銀行信貸趨緊,潛山部分企業加上自身經營不善導致債務危機,繼而引發參與互保聯保的諸多企業都因“連坐”陷入泥沼。一些企業為了按期償還銀行貸款,維持貸款信用,不得不尋求高出銀行借款利息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民間資本,承擔鉅額的財務成本,增加了新的信用風險,互保聯保鏈有可能轉變為區域性企業經營風險鏈,嚴重影響著實體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民商事糾紛案件也隨之大量增加,2013年度,民營企業作為被告案件達200件,案由主要是民間借貸、金融借款。作為被執行人案件近170件;2014年度,民營企業作為被告案件達1100余件,案由主要是追索勞動報酬、民間借貸、合同糾紛。

  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高。首先,行政審批環節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環節多、時間長。其次,部門之間不協調、工作效率低。第三,服務慢作為。此外,司法機關在處理涉企案件時,有時過度強調法律尺度,沒有充分考慮經濟發展和司法公正之間的關係,也沒有充分考慮影響企業正常生産經營的因素,採取查封企業賬戶、有效資産,將企業經營者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措施,放大了企業負面效應,造成企業生産經營更加艱難。據統計,近兩年該縣進入失信人員名單企業近30家。

  民企維權機制不夠健全。民營企業維權沒有統一的工作機構,雖然成立了縣經濟110中心,也沒有正常發揮作用。當企業遇到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時,由於缺乏有效的維權途徑,導致企業合法權益得不到平等、及時、有效地保護。企業稱行政官司為“最難打的官司”,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害了企業合法權益時,絕大多數企業選擇不了了之,怕“一把贏把把輸”。同時潛山縣企業依法經營能力急需提升,一些民營企業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一是不懂法,調研中發現一些經濟糾紛多是企業自身依法經營能力不足所致。二是不用法,走訪了解到,有些企業即使聘請了法律顧問,也沒有真正發揮他們的作用,基本沒有建立法律風險預防機制。三是不守法,一些企業不遵紀守法、鋌而走險,如偷稅漏稅、虛開增值稅發票、商業賄賂、私刻國家機關印章等。

  加快適應法治社會新常態

  調研組提出了優化法治環境的對策建議:

  提高依法依規辦事效率,推動政策全面落實,完善宣傳諮詢平臺。加強財稅、金融、服務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在行政服務中心建立統一的政策諮詢平臺、項目申報通道,為中小微企業解疑釋惑,幫助企業用足用活各項政策,實現政策全面落實到位。加強政策執行公開。掌握政策部門要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對接符合條件企業申報,提高工作效率,陽光操作政策性支援項目的評審、公示,做到公平公正。推進和支援項目進展的承諾措施,要做到及時兌現,取信于企業。建立第三方評估機制。縣委、縣政府出臺的政策措施,要委託第三方對執行效果進行評價。聽取企業或行業商(協)會對政策落實的意見和建議,一方面了解政策落實情況,另一方面了解政策措施是否符合本地發展實際,有利於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強力落實融資措施,破解融資困局。建議迅速運營政策性融資擔保公司。圍繞安徽省委、省政府“調轉促”行動計劃、安慶市“調轉促”行動清單以及潛山縣政策措施,對全縣特色産業、優勢企業以及符合産業發展政策、運作品質好的成長性企業,進行分類指導,給予政策性融資擔保。積極推進“4321”政銀擔風險分擔機制,使池中“水”流動起來,支援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同時要全面落實金融政策、積極開展“稅融通”業務。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開展“稅融通”業務,擴大貸款規模,向按時足額、誠信納稅的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切實緩解企業融資困難。

  調研組同時建議,完善法律服務體系,建立民商事調解機制。民營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主體,一旦涉及民商事訴訟成為被告,公司賬號被凍結、財産被訴訟保全、進入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等一系列涉訴風險將會接踵而至。針對目前潛山民商事糾紛頻發的現象,建議由相關部門牽頭,整合各方資源,成立民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出臺《民商事糾紛調解工作實施辦法》,快捷有效地化解企業之間涉訴糾紛,降低企業維權成本,減輕企業訴累。建立訴調銜接機制,在確保司法機關依法辦案的前提下,協調法院慎用訴訟保全、強制執行、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錄入等強制手段,降低企業訴訟風險,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