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隻桃子何以30天還能新鮮如初?

  • 發佈時間:2015-11-16 09:31:0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7月,山東萬華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宗路賺了一筆。他公司的蜜桃經過近1個月的長途跋涉到達迪拜,僅用兩天便以每公斤18元的高價銷售一空。劉宗路説,蒙陰蜜桃海外走俏的關鍵因素在於保鮮,“好果率接近100%”。

  蒙陰是“中國蜜桃之鄉”,蜜桃年産量居全國首位。但長期以來,由於蜜桃水分高、易腐爛,不易長途運輸等缺點,蜜桃的保鮮技術成為一項“世界性難題”。國家農産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下稱國農物流中心)副主任王國利對記者説,國內對蜜桃的保鮮技術一直在研究,但未能成功,“有些保鮮技術雖然能延長存放時間,但會改變桃子的口味,這就沒意義了。”

  “我們為蒙陰蜜桃做了一場商業化實驗。”從去年起,國農物流中心科研創新團隊攜帶一套成熟的農産品跨境物流品控技術進駐蒙陰,山東省農産品貯運保鮮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創新團隊負責人張長峰説,“這場試驗就是確保這批蜜桃在經過30天的遠涉重洋之後依然新鮮如初”。

  這是一場什麼樣的實驗?

  傳統的蜜桃保存方式,是把蜜桃平鋪在比較陰涼的地方,保存3—5天。但出口到幾千公里之外,這對出口商提出了挑戰。在實驗中,張長峰的設想是,易腐生鮮農産品採摘後的快速預冷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被稱為‘最初一公里’的採摘—預冷這一環節解決不了,後面運輸的數百數千公里可能會出現大問題。”

  “剛採摘下來的蜜桃通常溫度較高,田間熱比較大,快速預冷可以使蜜桃迅速降到貯藏保鮮的溫度,從而延長保鮮期。”張長峰説。如何實現在田間地頭將蜜桃快速預冷成為研發的難題。經過反覆試驗,國農物流中心研發了一款可以移動、自主供電的快速預冷設備,成為“殺手锏”。

  包裝設計不合理有可能出現O2與CO2的比例失衡,或透濕性較差,這都會引起蜜桃腐爛。創新團隊使用回歸優化設計方法,經過幾十次優化設計出了具有防霧、氣調等功能性的蜜桃專用包裝。

  在貯運過程中,易腐生鮮農産品受到較大的溫度波動時往往品質下降較快。為了防止出現較大的溫度波動,張長峰和同事們決定使用全程冷鏈技術有效銜接各個環節。具體為:先將預冷後的蜜桃放入移動貯藏設備中,運回工廠駐地,再在低溫分揀包裝間內分揀加工包裝,然後放入保鮮庫內暫存。海運冷藏集裝箱達到廠區後,裝箱就可以遠渡重洋了。

  色美味甜的蜜桃的保鮮時間可以由三五天延長至一個月,這就是科技的魅力。它不但解決了蒙陰企業的出口難題,更讓全世界的吃貨們都可以品嘗到新鮮可口的蒙陰蜜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