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理財“傍大款”未必就靠譜

  • 發佈時間:2015-11-16 02:32:53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長沙晚報記者李素平

  近日,有關河北卓達集團與無界新聞的糾紛頗引人關注:11月5日無界新聞刊發報道《卓達新材百億融資術:30%高息吸引40萬人》。作為地方龍頭企業,卓達集團公開發行所謂理財産品,回報是同期銀行理財的數倍,究竟是否涉嫌非法集資?對老百姓而言,參與這類地方龍頭企業的募資理財,是否有風險?記者昨日進行了一番了解。

  細究資質未明收益奇高難排隱憂

  眾所週知,吸收公眾存款必須得到銀監會的相關金融業務許可資質,目前國內僅銀行可從事該業務。即便是地方知名的龍頭企業,沒有獲得相關的金融業務許可資質,也是不能擅自發行所謂理財項目,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從這一角度看,的確可能存在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嫌疑。

  昨日,記者聯繫卓達集團所在的河北石家莊市政府群眾服務熱線,以投資者身份諮詢,卓達向社會公眾發行理財這一事件是否已有明確定性,工作人員回應稱“之前有人諮詢過,現在卓達的問題已經交辦相關政府部門了,目前還沒有給反饋。”隨後,記者又撥打當地金融辦和處非辦電話,均未能接通。

  資質尚未明確,如何判定其風險是否極高呢?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次降息後,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一般在在4%至5%,各類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産品的年化收益率大多在8%至12%,以全國知名房企萬達的“穩賺1號”為例,其預期收益率最高大約12%。而根據無界的報道,卓達集團動輒20%至30%的年收益的確高得不同尋常,儘管其稱“新項目市場將有1000億元以上的利潤”。顯然,對於將養老錢拿出來投資的市民而言,這類投資即便此前都能如期兌付,後續依舊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提醒收益高還要看主體是否夠格

  降息後銀行存款收益越來越少已是不爭事實,渴望通過理財投資提升收益的市民不乏。對此,長沙市打非辦人士提醒,不論是網上投資還是線下理財,投資者一定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選擇正規機構。明顯超出公司註冊登記的經營範圍的,尤其是沒有從事金融業務活動資質的公司,卻在做著吸收存款的事,並許諾以超高收益率,就可能涉及非法集資。

  通常,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不規範的經濟活動更是蘊藏著巨大風險。在經濟下行期,一個企業正常年利潤一般不會超過20%,超高利潤投資回報的分配即便能夠兌現,也不可能維持太久,其中很可能存在非法詐騙行為。而“高回報、零風險”極可能是“請君入甕”的投資陷阱。長沙市打非辦提醒,如果投資者不清楚相關企業相關業務是不是經過國家批准,可以通過政府網站查詢其資質,通過工商登記資料判斷其經營範圍是否與登記的一致,還可以多找有關部門諮詢,待了解詳情後再做決定,切不可有僥倖心理,盲目投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