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綜述:IMF警示全球經濟面臨三大重要轉變

  • 發佈時間:2015-11-13 16:3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劉劼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2日發佈了一份為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提供的監測報告,警示全球經濟面臨三大重要轉變,如果不能順利實現過渡,全球增長將面臨“脫軌”。

  IMF在這份題為《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監測提示:全球前景和政策挑戰》的報告中説,全球經濟面臨的三大重要轉變分別是:美聯儲即將開啟貨幣政策正常化,而其他經濟體貨幣政策依舊寬鬆;中國經濟在結構轉型過程中正在經歷必要的增速放緩;長達十餘年的大宗商品超級週期結束。

  報告預計,全球經濟將在2016年增長3.6%,雖然這一增速仍然疲弱,但已是2011年以來最快速度,主要發達經濟體仍然從寬鬆貨幣政策和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中受益。

  報告指出,如果不能順利實現過渡,全球增長將面臨“脫軌”。具體表現為:美聯儲加息將增加金融市場動蕩,擾亂資本流動和資産價格;中國經濟轉型將給全球帶來外溢效應,儘管中國經濟具備“減震”能力,但轉型之路仍然崎嶇;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將制約大宗商品出口國的財政和經濟增長。

  “過去五年裏,全球經濟前景一再被下調,世界經濟面臨非常具體的風險——長期低水準增長伴隨著不可接受的貧困和高失業率,”報告指出。

  IMF呼籲二十國集團成員採取結構性改革,尤其要採取刺激需求的政策。在經濟活動存在“閒置”和低通脹的大背景下,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仍需要繼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財政政策應更加積極。

  金融市場方面,IMF呼籲發達經濟體加強對迅速擴張的銀行體系外的金融活動的監管。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而言,有彈性的匯率機制應當是市場的“減震器”。在比較無序的市場環境下,人為干預和資本流動管制可以暫時發揮作用。

  IMF特別強調,中國經濟需要向更慢但是更可持續的增長模式轉型,順利實現轉型將有利於全球經濟、減少尾部風險。短期內,轉型將為國際貿易和大宗商品市場帶來外溢效應,這些外溢效應會通過金融渠道被放大。儘管困難重重,IMF呼籲國際社會支援中國經濟轉型。

  二十國集團將於15日至1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峰會,與會者將共商如何推動全球經濟走向包容和穩健的增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一段時期內發揮著拉動增長主要引擎作用。但今年年初以來,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趨勢明顯,發達國家加息預期不確定性增強。同時,二十國集團也正處於由危機應對機制向長效經濟治理機制轉變的關鍵時刻,這些都讓安塔利亞峰會成為一次關鍵峰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