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繪聊城農産品物流交易中心藍圖建華北最大農産品物流交易市場

  • 發佈時間:2015-11-13 08:17:4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聊城農産品物流交易中心是由聊城艾科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計劃投資50億元人民幣承建的項目,該項目位於聊城經濟開發區,總佔地4800畝,分三期建設,一期佔地2200畝,二期佔地1600畝,三期佔地1000畝,建設工期5~7年。聊城農産品物流交易中心被列入聊城市重點建設項目,納入了聊城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並被推薦為山東省重點建設項目。

  聊城農産品物流交易中心將建蔬菜、果品、糧油、水産、肉食、花卉等十大批發市場,有機農産品物流交易、研發與孵化、種植加工、示範展示等十大中心。目前,該項目已累計開工建設10萬平方米,完成投資近3億元,果品理貨大廳即將投入運營。

  未來的聊城農産品物流中心將力爭建設1個完整的有機農産品産業鏈;建立10個不少於1萬畝的有機農業開發産業園;培育100個生態有機農業高科技企業;培育1000個有機農業合作社;培訓1萬名農業經紀人,使一百萬農民直接受益。項目整體建成後,年交易農副産品量可望達1500萬噸,三年後可拉動相關産業鏈條1000億元的産值。

  搭交易平臺 顯區位優勢

  山東壽光蔬菜批發市場是全國最有影響力的市場之一,其蔬菜指數也是國內蔬菜市場的晴雨錶。壽光蔬菜瓜果類産量佔濰坊市産量的40%以上,壽光市農民的收入70%來自蔬菜,常年上市蔬菜品種300多個,年成交蔬菜600萬噸,交易額80億元。

  聊城市也是山東主要的蔬菜瓜果産地之一,蔬菜瓜果類産量與濰坊市幾乎持平,每人平均蔬菜佔有量1533.7公斤,居全省第一位,蔬菜種植面積239.9萬畝,總産853.1萬噸,均居全省第三位。糧食、棉花等産品在全省也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雖然聊城農業資源很豐富(目前有35個無公害農産品品牌、17個綠色農産品品牌、5個地理標誌農産品),蔬菜水果總産量也明顯高於壽光市,區位優勢和交通運輸優勢更遠遠強于壽光市,但聊城市農業産業的集聚度、組織度、知名度、影響力等指標均明顯落後於壽光市。聊城本地産的蔬菜水果很多都是通過壽光等蔬菜批發市場外銷或直接由經銷商收購後再轉賣聊城,而南方的果蔬和北方的蔬菜也是幾經倒手後在聊城分銷。

  這樣就會産生兩個明顯的問題,一個問題是聊城本地蔬菜外運增加了運輸成本,菜農收入減少;另一個問題是南方幾經倒手後到聊城的蔬菜價格大大增加,市民買菜增加一定的額外費用,相應增加了市民的消費負擔。再加上各縣(市區)分塊管理、分散經營,無法形成規模化聚集效應,得天獨厚的農産品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農業區域優勢成了直接影響農民收入的劣勢。産生上述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一個資訊通暢、功能完備、統一管理、聚集效應明顯的交易平臺。因此,加快聊城農産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設顯得極為迫切。

  倡科學規劃 領産業升級

  為全面提升聊城農産品市場的設施水準和環境面貌,增強農産品市場整體服務功能,服務和改善民生,全力打造聊城市民心工程、生態工程,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繁榮農産品市場,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推進聊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聊城區位和資源優勢,聊城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聊城農産品物流交易中心,該項目已被列入山東省政府重點項目,是省政府從經濟戰略高度,扶持發展聊城農業發展的力作。建設聊城農副産品集散、週轉、批發、儲運等一體化的大型農産品物流交易園區,是發展現代農産品物流業的需要,是聊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豐盈商貿惠及全市乃至全國農民菜籃子的重要舉措。它對優化地方經濟結構,安置大批農村勞動力就業,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聊城毗鄰冀、豫等農業大省,具有三省交界的區位優勢、鐵路和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優勢、生態良好的環境優勢,北靠京津唐等發達工業地區,既有廣闊的農産品資源腹地,又有需求能力極強的大市場,經濟效益前景良好。在建設傳統物流交易園區的同時,市委、市政府著眼未來,在戰略發展上將聊城物流交易中心定位在發展綠色有機産品上,提出了建設“艾科生態有機農業城”及不遠的將來將聊城打造為華北“生態農業新城”、中國“有機農業之都”的科學規劃。

  由於有機農産品的價格顯著高於普通農産品,價格差約在2~10倍之間。在未來,隨著聊城農産品物流交易中心綠色有機農産品示範基地建設和交易平臺的建成,整個聊城的農業産業結構將會出現系統調整和産業換代升級,聊城農業將矗立於山東省農産品種植、養殖、生産、加工、貿易等整個農業經濟的最高端。

  延産業鏈條 促農民增收

  聊城是農業大市,是全國重要的蔬菜、糧棉生産基地和江北最大的食用菌生産基地。2009年,全市瓜菜菌類面積306萬畝,總産1150萬噸。在京九沿線的21個地級市中,面積為第三,總産和效益均為第一,是全國最大的供應基地。項目建成後,年交易農副産品量可達1500萬噸,其中現貨交易量1200萬噸(佔80%),電子交易量300萬噸(佔20%)。一期建成後,年現貨交易量可達400萬噸,其中蔬菜年交易240萬噸、果品年交易80萬噸、糧油年交易80萬噸,三年後年交易收入可達到100億元。預測到2015年,聊城農産品物流交易中心有機農産品和食品的實物交易和電子交易額可望達到280億元人民幣,能夠提供工作崗位5萬餘個,可拉動相關産業鏈條500億元的産值,對促進全市經濟持續發展和對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市場孕育是有困難的,但是艾科人會堅實地走出每一步。在市場運營啟動的首期將運用“大戶點對點、散戶面對面、以大戶帶小戶、以老戶帶新戶”的策略,來初步完成市場氛圍的形成和聚集。第二階段,會以“市場帶基地、基地帶農戶、本地帶外地、外地反哺本地”的模式,來進一步擴大農産品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在進一步的工作進程中,聊城艾科將配合聊城市委、市政府完成聊城市的“六個一工程”,即借助1個完整的農産品産業鏈,引導各縣、市區分別建設不少於1萬畝的農業示範園,培育100個農業高科技企業及1000個農業合作社,培訓10000名農業經紀人,將使農戶的收入提高5至8倍,使100萬農民直接受益。

  謝存海 羅新剛

農産品(00006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