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體制機制,激勵引導調動各方資源聚焦産業一線

  • 發佈時間:2015-11-13 01:31:26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圍繞特色優勢農業産業發展,貴州省科技廳組織凝練的“貴州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整合與示範推廣”等5個本年度農業領域科技重點項目,于近日啟動實施。這是該省為加快山地特色優勢農業産業發展提供精準科技服務支撐,精心組織實施的又一重大科技行動。

  為更好服務“三農”,促進貴州具有山地特色優勢的農業産業發展,貴州省科技廳近年來積極創新體制機制,通過對農業科研機構試行創新性改革,突破原有體制機制及有關政策限制,同時針對性組織實施重大農業科技計劃項目等舉措,千方百計激勵、引導和調動科研單位、高校、各級農技部門及相關企業的人才、技術、成果等科技資源,向農業産業一線聚集,為加快山地特色優勢農業産業發展提供精準的科技服務支撐。

  鼓勵科技人員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支援省農科院攜手企業共同構建山地農業産業發展新模式

  今年6月,貴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八條措施》,支援貴州科學院、貴州省農科院深化科研體制改革試點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鼓勵“兩院”科研人員面向園區、産業和企業需求,通過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技術入股、領辦創辦科技型企業等多種形式,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

  此前,為切實推進科研體制改革與創新、轉化,省科技廳2014年開始,先行在貴州科學院、省農科院等公益類科研院所,服務科技園區和産業發展等方面展開試點,探索科研人員服務産業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推動科研機構與市場結合、與企業合作的新途徑,尋求科技成果轉化、創新體系運作機制的新突破。

  今年初,在省科技廳重點支援和指導下,省農科院選擇了該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果樹科學研究所,圍繞食用菌、薏苡、火龍果三個特色産業,啟動了推進公益類農業科研單位與社會企業結合的試點工作。

  三個研究所以科技成果、技術服務等作價入股,或資産、現金入股,科技人員以自然人身份現金入股等方式,分別與企業合作註冊成立了貴州華騰、黔西南利康農、貴州貴豪三家新型農業科技企業。這種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實現了科研人員與企業利益共用,風險共擔,企業有紮實的科技支撐,科技人員有切實的內生動力。省科技廳給予這三家企業各30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援,並將視企業發展績效,繼續進行跟蹤支援。

  科技支撐特色産業發展成效初顯。通過近一年的穩定支援與項目實施,三個研究所的32名科技人員成功入駐企業、入駐園區,科技因素持續推進三個創新型企業合作轉化平臺發展,企業原料生産基地規模拓展,研發産品種類增多,行銷手段不斷豐富,助農增收效果逐步顯現。

  品資所7名科研人員直接入駐黔西南利康農公司基地,參與園區和企業發展規劃、生産經營、技術指導、産品研發等工作,並引進國家食用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貴州科學院、貴州大學等單位資深專家11人合作研究。科研與産業發展緊密融合,解決了基地規模不斷擴大過程中出現的基料品質和菌菇品質不穩定、缺乏技術標準等問題;引進高溫姬菇、榆黃蘑、草菇、真姬菇、秀珍菇、球蓋菇和低溫平菇、冬菇、冬蓀、栗樹蘑等10種菇23個品種試驗示範,支撐公司由單一的姬松茸、雙孢蘑菇品種結構向多元化品種結構轉變。

  黔西南利康農公司的生産基地迅速擴展輻射,現有615棟出菇大棚中,今年就新增309棟,涉及農戶189戶,帶動農村就業2000余人;同時,培訓指導菇農600余戶,培養技術骨幹100余人。

  通過創新企業發展方式,行銷手段由以前傳統的通過批發商銷售模式,實現“網際網路+批發商”銷售模式的轉變。利康農公司通過“貴州中藥材(食藥用菌)資訊網”進行網上推廣銷售,增加産品知名度;在品牌創建上,打造貴州“利康農”,在貴州省科學技廳網站、淘寶網安龍店等網站進行推廣;參與法國、泰國、貴陽、南寧、雲南等地産品展銷會,下一步將組織在台灣、南韓、日本等地的展銷。

  貴州華騰公司在興仁縣回龍鎮、下山鎮建成薏苡種源基地253畝、核心示範區1050畝;輻射帶動1.1萬畝。公司由過去單一的收購粗加工薏仁米精加工後再銷售經營模式,開始注重種源基地、生産基地建設,從源頭控制種源,加強基地標準化生産,建成“公司+科研+合作社+基地”産銷研一體化模式,銷售模式從單一的實體銷售逐漸向“實體+網路+訂單銷售”等多元化方式發展。

   組成科特派專家團隊實施重大農業科技項目,帶動千家萬戶脫貧致富奔小康

  貴州省科技廳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式,組織凝練了2015年度農業領域科技重點方向,並於近日投入2430萬元啟動實施了“貴州優質專用肉牛品種選育研究”、“台灣優新果樹品種的引進試種及示範”、“貴州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整合與示範推廣”、“水稻優質精確栽培技術轉化及産業化示範”和“貴州春夏喜涼蔬菜及番茄常年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示範及推廣應用”,兩個重點農業攻關項目和三個重點成果轉化項目。

  這5個項目特點是,參加實施的科技人員全部以科技特派員身份深入基層産業一線,項目領銜專家即為首席科特派,要求與企業緊密結合實施,覆蓋帶動較大面積農戶脫貧致富奔小康。項目將在3-5年實施期內將覆蓋全省28個縣,調動省市縣三級共約800名科技人員組成的各層次科技特派員隊伍,圍繞5個産業建立起51個無公害、38個綠色和5個有機生産示範基地,形成核心區核心基地11.28萬畝,示範基地46.9萬畝,其中19.6萬畝達到歐盟標準。基地實現新增産值2.63億元,加工企業新增産值3.7億元,惠及農戶14萬戶以上,累計實現農民增收5億元。

  其中,“貴州省茶樹綠色防控”項目,由全國知名植保專家、省首席科技科派員、貴州大學宋寶安副校長領銜,針對重點産茶縣和重點企業及基地,建立有貴州大學、貴州省植保植檢站、貴州茶葉研究所科技人員與博士生、碩士生18人以上組成的技術推廣小分隊,深入到湄潭、石阡、都勻等18個縣(市)茶産業核心基地,開展科技特派和項目實施工作,每年科技特派工作時間為120天以上。為參加項目的各産茶縣的茶企業的核心基地提供技術支援,結合技術諮詢、品質抽檢、科技下鄉、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對企業和農戶進行科技服務,幫助産茶重點縣的茶企業解決制約茶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並進行相關技術成果的轉化應用,用多种先進適用技術切實解決茶葉病蟲害的安全防控,有效提升全省茶葉品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