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11”電商激戰冷暖自知

  • 發佈時間:2015-11-12 09:31:1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雙11"的電商大戰,消費者覺得可能會便宜,但其實可能並不便宜;以為越來越理性,其實仍然很瘋狂;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其實是"化了粧"的霧裏看花;以為價格比了幾家,其實就那幾家。電商,路長!

  “雙11”,這個人造的電商狂歡節從2009年到現在7個年頭了,每年都會有層出不窮的電商想出各種新鮮招數進行行銷。然而,一到“雙11”,“隔空對罵”“口水戰”此起彼伏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雖然沒有刀光劍影,其慘烈程度卻一年勝似一年。

  今年的“雙11”來得似乎比往年早了一些。

  2009年,當時的淘寶CFO張勇為了打造讓消費者易記的活動而發明瞭“雙11”。再到後來京東、易迅以及實體電商蘇寧、國美的加入。如今,“雙11”不僅僅成為了電商的狂歡,也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

  電商巨頭劍拔弩張

  隨著京東在各衛視等電視臺的真貨假貨對比廣告鋪天蓋地的播出,似乎2015“雙11”就已拉開了大幕。自打10月底開始,各大衛視黃金時間的廣告段位就已被電商廣告絕對佔據。看著顏值頗高的陳歐親自為聚美優品站臺吆喝,“別人的不划算,就用手機下載聚美優品APP,百種商品全部五折”,緊接著“蘑菇街11·11鉅惠來襲”等廣告撲面而來,記者已經感到了“雙11”的火熱。

  在2014年“雙11”前夕,阿里巴巴正式將“雙11”搶注為商標,公開發函稱天貓就“雙11”商標享有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其他任何人的使用行為都是商標侵權行為。京東方面則回應稱,認為阿里巴巴不厚道:11·11已經成為全零售行業的節日,也是消費者的網購狂歡節。京東使用了“11月11天”的口號,將戰線拉長到11天。據有媒體披露,2015年“雙11”交易總額(GMV)的內部目標定為860億元,而在2014年,這一數字還是571億元。這意味著,今年必須實現50%以上的高增長。

  今年11月初,京東向工商總局實名舉報阿裏,擾亂電子商務市場秩序,掀起了2015“雙11”的第一個小高潮。京東公告指出,阿裏在“雙11”促銷活動中脅迫商家“二選一”。而阿里巴巴回應稱,雞舉報了鴨,雞説鴨壟斷了湖面。天貓“雙11”籌委會發言人芳婭表示,阿裏將繼續擴大在價格和快遞速度及售後服務的優勢。並表示,市場需要娛樂精神,但不能僅僅停留在娛樂精神上;市場難免有炒作,但不能總是停留在炒作上,更不能把碰瓷和炒茶當做事業。

  在京東和阿裏的舉報事件“互噴”的同時,微信微網志朋友圈上演著考量行銷底線的如火如荼的“海報刷屏大戰”,分分鐘被刷屏,大有“雙11”無關節操,只博眼球之勢,海報大戰的始作俑者是天貓麾下的蘇寧易購。戰火剛剛開始,似乎就已經很熱鬧了。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京東連續多日的微信廣告的推送,讓人不禁聯想到,為了“雙11”真是下了“血本”。

  電商領域的發展是瘋狂的。在2012年12月的央視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王健林馬雲就因為“電商能否渠道傳統店舖經營”展開辯論,並打賭到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超過50%,王健林給馬雲1億元人民幣,否則馬雲將給王健林1億元。億元賭局當時引發了轟動,被很多人看做傳統商業和網際網路電商之間正式的宣戰。彼時的“雙11”剛剛迎來爆發點,天貓和淘寶的銷售額達到191億元,而前一年這個數字還僅僅是52億元,馬雲的底氣很足。

  在一年後的2013年,“雙11”天貓交易額更是攀升至350億元。春風得意的馬雲談及億元賭約時表示,如果王健林贏了,那就是我們的社會輸了。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的市場份額達到58.6%,京東商城的市場份額達到22.8%。據了解,去年位居天貓“雙11”榜首的小米,今年正把資源更多地向京東傾斜,所有小米新品都會在京東上售賣。小米相關人士表示,今年是小米第一次開始講多平臺的戰略,推廣全網電商,往年只有天貓和小米官網。從今年6月份我們正式入駐京東,而如今每個月都是京東的月冠軍。顯然,京東在體量上差阿裏一大截,但踩準了消費升級的趨勢。

  跨境電商方興未艾

  電商呈井噴式的發展,其中跨境電商平臺的發展壯大是不容忽視的。據第三方數據顯示,今年跨境網購交易規模有望接近1萬億,過去4年的年均增長率穩定維持在30%,而今年更是突破40%,跨境網購的人群也將佔到整體網購人群的15%,比業界原來預期的整整提速了2年,預計2017年將達到歷史性的30%。其中,二三線市場的迅速增長成了主要拉動力。

  不過,跨境電商對“雙11”的玩法也各有不同。

  11月6日,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天貓國際首度披露自10月13日至10月31日期間的“雙11”預售數據,德國麥德龍、美國Costco、德國愛他美、日本花王等眾多頂級海外品牌、商家扎堆千萬俱樂部,這些海外品牌在“雙11”期間將向單店成交億元級逼近,其中以Costco為代表連續兩年參加全球化“雙11”的眾多海外大牌在今年預售階段已經超過去年“雙11”整體成交。

  而洋碼頭相關人士明確告訴本報記者,“我們不玩“雙11”,做洋貨且看‘黑色星期五’”。洋碼頭欲將“黑色星期五”打造成中國最大的海外網購節。11月4日,跨境網購平臺洋碼頭宣佈今年不參與“雙11”大戰,將主打“黑色星期五”。洋碼頭表示已投入近3億元打造跨境電商史上規模最大的年度活動,主要用於市場推廣、商品補貼、全球買手商家貨源保證、全球物流倉儲服務升級等。將在11月20日至27日,開啟“2015全球黑五狂歡節”。與往年相比,洋碼頭“黑色星期五”將直播還原歐洲、美國、日本、南韓、澳洲、紐西蘭等多地血拼現場,2萬多洋碼頭買手及商家第一時間將當地大促商品、第一手的折扣、當地價呈現給中國消費者。

  洋碼頭CEO曾碧波表示,“洋碼頭創立之初的目標就是引領中國消費全球化。因此聚焦真正能代表海外消費文化的‘黑色星期五’,打造中國最大的海外購物節日也是洋碼頭義不容辭的使命。”

  另一家知名跨境電商歐咖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歐咖的促銷活動時間為11月3日到11日;主題是:我們都買完了,再猶豫都來不及剁手了。

  歐咖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不參與“雙11”的混戰,堅持做真實、高品質的進口産品,在“雙11”電商大戰的高潮和物流癱瘓之前,將歐咖的“雙11”全面開啟。

  即使不在“雙11”期間,歐咖的産品也是比其他電商的進口産品價格要低很多。這是由歐咖的模式決定的,歐咖採用線上APP+線下體驗館的O2O模式,打造一個集海外購物、潮流資訊、互動交友、休閒娛樂的社交型生活化O2O購物體驗館,讓普通的消費者不出國門,也能輕鬆購買全球商品。

  與傳統的“貨架+購物車”的購物方式不同,歐咖體驗店,就是一個本地化的社交平臺。歐咖將社交元素融入購物場景,通過APP實現人店交互、使購物體驗娛樂化、社交化、數據化。可以説,歐咖全年都是其他電商的“雙11”。

  歐咖表示,純電商沒有關注度,沒有聲量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在“雙11”,各電商都開始提高公眾和媒體聲量,這個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為這些電商沒有實體店,消費者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看到商品,因此只能一味追尋低價,誰價格低去誰那裏買,這也是“雙11”演變成“電商大戰”的很重要的原因。

  酒類電商“罵戰再起”也瘋狂

  酒類電商雖然僅僅是整個行業的一個很小的領域,但從來不缺話題。2015年11月9日,楊陵江在微信朋友圈裏隔空喊話酒仙網,“今年你高價搶買我們關鍵字,我想問你,你去年燒錢就虧了3億,你現在還這樣燒錢,你還剩多少錢?還能燒多久啊?我們1919可是盈利的啊!所以,‘雙11’即使你燒成第一,還是只能挽救你一時啊,商業模式的硬傷註定了你失敗的結局。”

  據記者所知,2015年11月10日晚,在天貓晚會的同時,酒仙網“正青春,一起創紀錄”“雙11”啟動會在位於北京的酒仙網總部召開。而這正好是酒仙網掛牌新三板的第二天,可謂好事連連。酒仙網“雙11”負責人齊鳳磊介紹了“雙11”狂歡節的新鮮玩法。第一,酒仙網自掏腰包拿出億元紅包瘋狂讓利消費者;第二,贊助天貓“雙11”晚會開啟實時雙屏互動搖紅包;第三,國內電商首創,視頻網站直播酒仙網“雙11”實施戰況,讓消費者清楚地看到酒仙網“雙11”背後的故事;第四,郝鴻峰來電H5遊戲,消費者搖搖手機就有“老郝”發來的紅包等。

  實際上,早在2014年“雙11”期間1919就和酒仙網為了爭得行業第一排位的座次進行過激烈的“罵戰”。在繼去年“雙11”大促最後一刻痛失排名第一成績之後,1919今年投入了巨大的力氣參與新的“戰鬥”。據1919公關媒體中心主管曾祥斐自豪地告訴本報記者,1919今年備貨5個億,銷量預計達到5億元,點單最快9分鐘送達,所有訂單3條內完成。11日當天,0.01元搶購50瓶茅臺,11.11元秒殺8款商品,主推高端産品以五糧液和茅臺為主。另外,1919成為“雙11”天貓晚會聯合贊助商。全程參與搖一搖,並在黃金時間段投放新廣告片。這次,天貓“雙11”晚會的參與度,1919比酒仙網還要高。據業內估算,雙方的現行投入都已到了千萬級別。

  家電企業搭車“雙11”促銷不手軟

  天貓電器城總經理印井介紹説,天貓電器城的核心商務合作夥伴——總部位於北京的聯想、小米、樂視等——均由天貓大客戶部與其日常聯絡。

  據記者了解,早在11月初,彩電廠商就開始摩拳擦掌籌備“雙11”預售活動,激烈的價格戰讓彩電市場熱鬧非凡。然而,對於彩電市場來説,價格戰只是吸引消費者眼球的一種方式,卻不是搶奪市場最有效的競爭手段。

  10月底,TCL率先啟動了名為“一再挑T、曲面無可挑剔”的“雙11”曲面電視大戰,記者注意到,TCL新推出的C1曲面電視京東商城價格已經降低到7999元。

  據觀察,不僅TCL打響了曲面電視價格戰,海信在天貓上預售的55英寸的4K曲面電視價格已經降低至5999元,截至11月6日預定量已達3000多臺。康佳在天貓上預售的43英寸液晶電視價格僅為1699元,憑藉較低的價格成為天貓預售量最好的彩電品牌。在中怡康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彭顯東看來,對於線上來説,低價還是吸引消費者。專家們都認為,如今的彩電市場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價格戰,而恰恰有價值戰的苗頭。

  狂歡後的冷思考

  時間倒回去年12月11日,國家工商總局發佈通告稱,針對天貓、京東商城、1號店、亞馬遜、蘇寧易購、聚美優品、唯品會及旗下的樂蜂網,該局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對上述B2C類電商平臺對2014年11月11日當天促銷的商品進行了抽檢。在抽查中發現,在6個電商平臺上的15個批次樣品屬於假冒商品或高度疑似假冒商品,7個批次的樣品品質不合格或標簽不符合法律規定。

  除了品質問題,針對電商促銷中的價格虛擬現象,國家工商總局今年9月份下發了《網路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近日國家發改委又發佈《關於規範網路零售價格行為的提醒書》,並邀請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相關企業座談,明確表示如果出現價格欺詐,將對相應公司進行查處。

  對於眾多消費者而言,“雙11”真正吸引人的應該是商品的優惠價格。各大商家也紛紛以低價為賣點和吸引眼球的噱頭,甚至不惜大打價格戰。然而在過去幾年的“雙11”期間,也不乏部分不良商家在所謂的“低價”上玩弄伎倆,進行虛假宣傳和價格虛標以欺騙消費者。很多所謂的“五折優惠”並沒有實現低價承諾,實際優惠其實非常有限。一些商家通過價格貓兒膩和標價手段,使許多所謂的低價促銷的商品優惠後的售價甚至比平時還要高。

  另外,捆綁或分拆銷售,讓消費者雲裏霧裏,精明的商家通過將捆綁銷售消化庫存,以次充好,消費者很難把握。業內人士指出,狂歡節之後都會留下一片狼藉。工商、質監部門等的投訴都井噴。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周邊遊APP副總裁、快消行業知名行銷專家朱志國的一席話:“‘雙11’的電商大戰,消費者覺得可能會便宜,但其實可能並不便宜;以為越來越理性,其實仍然很瘋狂;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實的,其實是‘化了粧’的霧裏看花;以為價格比了幾家,其實就那幾家。電商,路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