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透視“雙11”:網購狂歡驅動經濟前行

  • 發佈時間:2015-11-12 08:21:0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何中然?冉曉寧)?912.17億,這是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最終定格的銷售數字。在這個數字背後,是68.67%的無線成交量佔比,是超過4.67億張的物流訂單,是232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與,是中國電子商務的高速前行。

  ?網購狂歡驅動經濟前行

  中國經濟正在由外需驅動向內需驅動轉變,網路購物在拉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5%。與此同時,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4.7%,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速是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的三倍,由此可見,電商已經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支柱。

  雙11自誕生之日至今已有七年,成交額從2009年的5000萬元到如今的912.17億元,巨大的飛躍背後,是以網購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期。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雙11是一年一度的消費者狂歡節,也是激發內需的最好路徑。強大的內需潛力是中國經濟的巨大機會。

  實際上,“十二五”期間,中國的網路零售交易額規模達到27898億元,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進産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援基於網際網路的各類創新。而雙11購物狂歡節正在成為促進網路經濟迅猛發展的急先鋒。

  農村電商開闢雙11新領域

  今年是農村電商正式加入雙11購物狂歡的第一年。來自全國8000多個村點的農民首次通過農村淘寶服務站的平臺參加雙11全球狂歡節。

  不僅是阿裏,其他的電商同樣也在佈局農村這一戰場。據了解,京東集團在今年已建設近600家縣級服務中心,1000家“京東幫”服務店投入運營,服務範圍覆蓋近30萬個行政村。而線上下領域有傳統優勢的蘇寧雲商也宣佈在2015年計劃建成1500家蘇寧易購服務站,並計劃在5年內建立10000家,深入全國鄉村,試圖從渠道建設層面打破壁壘。

  商務部日前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我國電子商務網路零售交易額接近2.6萬億元,其中農村網購規模約為1830億元,佔全社會網購總規模的7%。而阿裏研究院的一份報告指出,在阿里巴巴零售平臺上,2014年縣域網購消費額同比增速比城市快18個百分點,2016年全國農村網購市場總量與今年相比有望翻番。農村電商正在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全面部署指導農村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意見》指出,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把實體店與電商有機結合,使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産生疊加效應,對於促消費、擴內需,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無疑,農村電商參與雙11的歷程,會讓更多的農民認識到電子商務的便利,也會讓更多的人講目光轉移到農村,給現有的農村經濟格局帶來變革。

  ?電商物流體系日趨完備

  據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十一”期間的快遞業務量將超過7.6億件,較去年5.86億件的數字增長30%,最高日處理量可能突破1.4億件。

  隨著電商企業物流體系的逐步建設,雙11期間的訂單量雖然逐年攀升,給快遞業帶來的壓力也在逐步減小,最初快遞企業面對海量包裹的慌亂局面近幾年也不再常見。

  電商企業在雙11開始前提早佈局。阿裏旗下的菜鳥網路預計今年雙11可能面臨的巨量訂單,已提前將50%以上的快遞收發網點接入實時預報系統,而更為先進的倉儲揀貨機器人也已在雙11前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力主自建物流的京東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已擁有7大物流中心,在44座城市運營了166個大型倉庫,擁有4142個配送站和自提點,覆蓋全國範圍內的2043個區縣,“極速達”和“限時達”服務也日趨完備。

  早在今年3?月份,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網際網路+”概念,旨在通過網際網路帶動傳統産業發展,而網路購物作為“網際網路+”切入口,能夠帶動傳統零售、物流快遞、交通、生産製造等其他行業升級轉型。隨後,商務部發佈的《?“網際網路+流通”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了網路購物與其他産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的任務部署。隨著電商與物流之間更多的互動,雙方交錯融合帶來的效應也將慢慢凸顯。

  ?技術創新保證用戶體驗

  隨著電商市場的日漸成熟,電商行業的競爭逐漸從價格戰轉向了服務戰,即誰能提高用戶體驗,誰就能在競爭中贏得市場。在今年的雙11大促中,?以天貓、蘇寧、京東為代表的電商,通過技術革新,以大數據等手段,提高運營效率,讓“剁手族”們獲得了更好的購物體驗。

  今年天貓雙11的交易創建峰值達到每秒鐘14萬筆,支付寶的支付峰值達到每秒鐘8.59萬筆。巨大的數據如雪崩般襲來,給電商平臺的技術部門帶來極大考驗。

  在天貓,除了雙11剛剛開始的那幾分鐘出現卡頓之外,今年整個運作的態勢相對平穩。這要歸功於阿裏雲自主研發的“異地多活”系統,它可以根據業務需要,在多個數據中心之間調度流量,彈性利用伺服器資源。在這個平臺上,控制中心可以在1000公里以外對任何一個機房進行快速的流量切換,整個過程不會對業務造成影響,用戶也幾乎沒有感知。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今年雙11絕大多數網上的産品都是基於大數據和個性化來推薦的。“怎麼樣使得大數據真正能夠跟電子商務、跟商業完美結合起來,幫助商家管理維護用戶,這是未來重要的一個方向。”張勇説。

  另一方面,京東推出了“大腦計劃”,利用人工智慧的方法和技術,通過數據分析為用戶和商家提供更個性化、多元化的服務。蘇寧則以海量商品和消費數據後臺為基礎,打造高可視化的比價工具,將核心商品篩選成類,提供單品實時更新比價資訊及促銷形態,保證雙11的有序平穩進行。不僅如此,海量的大數據更讓商家能夠更精準的獲取消費者的需求,也讓剁手黨們的網購體驗和效率大大提升。

  馬雲説,“我們的雙十一要做100年,還有93年要做,這才剛剛開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