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抓住戰略機遇 加速轉型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1-12 00:31:3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薛習文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三五時期黨和國家各項任務,歸結起來就是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如何正確認識這一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徵,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更加有效地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必須清醒看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具有充分條件,也面臨艱巨任務,前進道路並不平坦,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挑戰依然嚴峻複雜。如果應對不好,或者發生系統性風險、犯顛覆性錯誤,就會延誤甚至中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知其事而不度其時則敗”。儘管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深刻複雜變化,但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沒有改變。

  從國際看,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總體上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局,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趨於平衡,我國發展具有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

  從國內看,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增長速度不可避免換擋的同時,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動力持續轉換,改革開放釋放出新的發展活力,良好發展態勢可以保持。

  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重大判斷,是黨的十六大作出的。自那時以來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世情國情不斷變化,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內涵也相應變化。

  一是國際金融危機破壞了世界經濟增長動力,新的自主增長動力沒有形成,各國經濟復蘇主要靠政策刺激,世界經濟可能維持一段時間的平庸增長,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帶動力減弱,我們利用世界經濟較快增長加快自身發展的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必須更多依靠內生動力實現發展。

  二是主要國家去杠桿、去債務,全球需求增長和貿易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抬頭,市場成為最稀缺的資源,我們利用國際市場擴張增加出口的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必須把發展的立足點更多地放在國內,更多依靠擴大內需帶動經濟增長。

  三是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蓄勢待發,發達國家推進高起點“再工業化”,發展中國家加速工業化,我國要素成本快速提高,我們利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原有比較優勢的條件發生深刻變化,必須加快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下轉第三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