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發佈最新報告:缺少長期融資抑制發展中國家增長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23: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世界銀行在最新發佈的《全球金融發展報告2015-2016:長期融資》中表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由於缺少長期融資,發展中國家企業的投資拉動型增長受到抑制,進而給實現高速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率帶來挑戰。
報告稱,在全球層面,由於缺少長期融資,發展中國家需竭盡全力籌措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數十億美元資金,從而促進國民經濟和區域經濟增長。報告列舉了一些數據:低收入國家的企業貸款期限平均為23.3個月,不到高收入國家企業平均貸款期限58.7個月的一半。獅子山和利比亞的企業貸款期限特別短,平均只有8個月和4.4個月。
另外,在長期住房融資方面,各國差距之大令人瞠目:在高收入國家人口中,有個人住房貸款的人數佔比為21%,而在中等偏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的這個比例僅為2.4%。印度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只有2.3%的個人有住房貸款。顯然,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中,信用好的家庭難以通過借貸來滿足教育和住房需求以及擺脫貧困。
報告指出,保障一年或一年以上的長期融資,政策制定者需要著眼于制度改革,如促進宏觀經濟穩定,建立一個受到監管和嚴格執法、保護貸款人與借款人權益的銀行和投資體系,併為資本市場與機構投資者設立一個框架。
報告試圖給發展中國家獲得支援可持續與公平的經濟增長所需要的長期融資指出路徑。世界銀行研究局局長阿斯利·德米古克-孔特説:“想要尋求快速解決辦法的誘惑很大,但只有全力推進支撐金融體系的制度改革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為此,報告列舉了一些國家在成功獲得長期融資方面的案例以及創新方式:
針對由於信用資訊缺失使貸款人難以可靠地評估風險,致使他們傾向於縮短貸款期限的問題,保加利亞和尼加拉瓜在設立了私人徵信局之後平均貸款期限明顯出現延長;關於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有限,導致貸款人傾向於採用短期合同、通過威脅終止合同來約束借款人的問題,印度推出了追討債務的法庭,加快討債案件處理,其結果是企業做出明顯調整,從短期債務轉向較長期債券。
針對由於公司治理薄弱削弱契約環境的問題,報告通過對22個國家7000多家公司所做的調研發現,治理良好的企業傾向於較少使用短期債務。此外,報告認為,缺乏金融知識往往意味著人們會選擇昂貴的短期債務。有效的金融教育,加上消費者保護和財務資訊披露規定,有助於家庭做出更好的決策。發展地方債券、股票市場和機構投資者,有可能提升長期融資的可獲性,也可在銀行體系受到不利衝擊的情況下作為備選。
在闡述長期融資的重要性的同時,報告也警告説,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長期融資都是最佳選擇,有時甚至是不必要的。例如,美國對缺乏信用的借款人過度放貸已被證明是引發次貸危機的一個關鍵因素。
在美聯儲負責政策制定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開會前夕,世界銀行還表示,雖然美聯儲可能加息的消息已傳遍世界金融市場和廣大公眾,但發展中經濟體應準備好迎接美國即將進入貨幣政策收緊週期可能帶來的金融市場動蕩。世行警告説,在全球經濟正在調整適應經濟增長前景趨弱、國際貿易增速放慢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可能更易出現動蕩和混亂。最近幾年許多新興市場的經濟活動減速,預計2015年新興市場的增長率將成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低。(記者 周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