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雙11”遭遇7年之癢 電商仍難成實體店終結者

  • 發佈時間:2015-11-10 20:46: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羅捷 袁慧晶)今年是“雙11”的“七年之癢”,雖然各大電商前期宣傳“火藥味”濃烈,但與實體店相比,部分網購商品“先漲價又降價”“舊款商品當成2015秋冬新款賣”等問題仍難逃消費者的“火眼金睛”。與此同時,實體店推出巨大讓利,借勢抱團反擊,打出了“向天貓開炮”的巨幅口號。亂象之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三思而後行”回歸理性購物。

   網購比實體店更便宜?未必

  對於“剁手族”來説,血拼的就是低價,然而記者比價各種“雙11”商品發現,部分商品先漲價又降價,舊款商品當成2015秋冬新款賣,許多網店銷售的“實體店同款”商品在各大櫃檯卻難見蹤影。

  記者比價部分商品了解到,一款知名女裝的毛呢大衣,在瀋陽站附近一家百貨專櫃,記者詢價發現不到2200元,而該品牌位於某電商的旗艦店的價格則是2498,“雙11”價格為2248元。

  一些商品的“雙11價”並非“史上最低價”。一款羽絨被,“雙11”前顯示為1398元,“雙11”價格為559元,而實際上在去年的“雙11”,該羽絨被就以500元的價格出售過。

  “雙11”期間,一件售價為1259元的連帽毛呢外套,在天貓旗艦店被標注為“商場同款15年秋冬”,而記者走訪許多該品牌專櫃卻發現,並沒有這一款所謂的“商場同款”,一位營業員對記者表示,該款式並不是2015年櫃檯銷售的秋冬款。而對於網上銷售的另一款毛衣,營業員告訴記者,這是2015年早春的舊款。

  瀋陽市民李勝説,以前覺得實體店在“雙11”期間搞活動就是湊熱鬧,現在到一些大型百貨去比價,卻發現不少貨品並不比線上貴。

  實體店線下“抱團反擊” 向電商“開炮”

  在北京,西單附近的一家著名商場推出宣傳口號“雙十一不是只有貓貓狗狗”。同時,推出大幅讓利:每位會員消費者可以獲贈800元代金券,一時吸引許多消費者的眼球。

  記者在瀋陽採訪發現,位於渾南新區的興隆大奧萊打出了“向天貓開炮”的巨幅口號,中街一家商場的宣傳語更是“低過雙11”。遼寧興隆大家庭商業集團董事長李維龍對記者表示:“我們要聯合所有的商家,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打造線下的全民消費購物狂歡節。”

  瀋陽興隆大奧萊總經理王天罡説,瀋陽多家實體百貨聯手應對電商“雙11”,一旦打破“網購比實體店更便宜”的固有觀念,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回歸實體店,畢竟,實體店購物體驗更全面,專櫃更能保證正品。

   體驗差、不公平條款多,促使消費者重回線下購物

  許多網友還表示,在各大電商平臺推出的預售活動中,諸如“預售定金一旦交付概不退回”“預售商品不支援修改收貨地址”等不公平格式條款比比皆是。

  一些商品仍然暗藏血拼後難維權的小陷阱:線上上預售,只要交定金,就可以享受雙11當天的價格。但點擊預售規則,則標明“定制類預售商品不支援七天無理由退換貨”,部分商品如果消費者交付定金後在“雙11”當天沒有付款,將會“物財兩空”。

  許多網友表示,雖然網上促銷優惠看起來很多,但限制條款更多,擔心“一不小心就有些在角落裏標注的條款沒注意”,再想想去年雙11不按時發貨、不退貨等“心塞”的購物經歷,既然價格差不多,還不如到實體店去買。

  根據世邦魏理仕近期針對一線城市的消費者行為調查發現,外出購物時,就餐和超市賣場的消費頻率最高,集中在每週1-2次,且構成每月支出最大的開銷。同時,受調查者最看重的是購物環境。另一項調查發現,去實體店購物時,90%的人是結伴而行的,購物成為社交或家庭活動的一部分。在零售業欠發達的三四線城市,網購是零售商到達消費者的最有效渠道。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商業服務部資深董事儲祥昀表示:“未來10-20年,電子商務的增長有可能更快,但這並不代表電子商務就可以替代實體店。”一名百貨業內人士認為:“價格差來自消費者購買渠道不暢。對於一線城市或區域中心城市,實體百貨發達,電商的商品價格優勢越來越不明顯。更優質、可信賴的購物場所將受到更多消費者的歡迎。

  專家表示,電商“可持續狂歡”不能僅靠嘴仗,還需在提升商品品質、售後服務等方面多花費精力,隨著價格優勢的減弱,電商目前仍難成實體店的終結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