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與顛覆:網際網路有望推動我國農業“彎道超車”
- 發佈時間:2015-11-10 11:42:4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10日電題:催化與顛覆:網際網路有望推動我國農業“彎道超車”
新華社記者王宇、潘林青、楊洪濤、王建
日前公佈的“十三五”規劃建議,以相當篇幅闡述農業現代化內容,提出“十三五”期間推進農業資訊化。記者採訪了解到,網際網路應用已滲透到農業生産、流通、服務等各個環節,如火如荼的“網際網路+農業”有望在未來改寫我國現代農業新格局。
從生産到流通:網際網路“一網包攬”農業全産業鏈
在黑龍江墾區八五二農場,一台克拉斯770聯合收割機正在衛星導航的指引下穿梭在玉米田裏,機後吐出已粉碎的玉米秸稈,玉米粒則儲存在機艙裏——這是不久前記者在黑土地上看到的豐收景象。
集合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收穫機械科技、作物的水分産量收穫面積在顯示屏上可實時更新、每小時作業面積40多畝、幾公里以外調度中心的電腦大屏上實時作業軌跡一目了然——從“大彎腰、小鐮刀”到“大農機、物聯網”,在很多地方,像這樣以大農機、衛星遙感、物聯網技術為核心,及時監測和掌握作物各時期生長情況的資訊化和數字化農業生産形式越來越多。“網際網路”正在讓“臉朝黃土背朝天”傳統耕種模式被“只見農機不見人”的現代生産逐步取代。
以上只是網際網路滲透到農業生産環節的一個縮影。記者近日在各地採訪了解到,網際網路技術在農業服務、農産品流通、銷售、食品質監等領域,開始全面滲透。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冶河香玲核桃專業合作社近日在淘寶開辦了一家網店,每天能銷售核桃四五千公斤。“在網上,生産者和消費者直接就碰上頭、接上線,完全顛覆了傳統産銷流程。網上銷售不僅解決了農産品賣難問題,還帶動了400余名入社農戶每畝增收2000余元。”冶河村黨支部書記郭朝元説。
“不怕價格貴,就怕東西差。”消費者對農産品品質的擔憂,因為有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産品可追溯體系的建立而有所緩解。記者近期在貴州、廣西、雲南、山東等地調研了解到,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智慧終端、手持溯源設備等普及,以及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産品生産、管理水準提升,進而提高了農産品的品質安全水準。
從催化到顛覆:網際網路或助力我國農業縮短現代化進程
分析人士認為,網際網路對傳統農業的改造,帶有催化甚至顛覆作用,我國農業因之而産生的變局,將在“十三五”乃至今後一段時期逐漸體現出來。
中國農業大學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李道亮認為,物聯網技術的運用,有利於實現生産要素的高效配置,發揮節本增效作用,可能會成為我國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網際網路+’對農業發展將起到催化劑的作用,為農業現代化插上騰飛的翅膀。”李道亮説。
網際網路對農業生産的滲入,令延續幾千年的傳統農業正在向精準農業、智慧農業“華麗轉身”。“工作人員可在監控室實時指揮農機的深耕速度、深度,對不合乎規範的作業,可隨時實現報警,遠距離遙控做到苗齊、苗均、苗壯,讓土地利用率、土地産出率、勞動生産率實現大幅度提升,這是農業生産方式的徹底變革。”黑龍江七星農場總經理遲立軍説。
這種變革作用還體現在農産品流通領域。“農村電商的出現,有助於建立起以消費為導向的産銷體系,由傳統的生産定消費,轉變為消費定生産,實現以銷定産,這是幾千年來農業産銷關係的徹底顛覆。”農業部市場與資訊司副司長王小兵認為,這種流程的再造,有利於對接産銷、平衡供需,改變農産品價格大起大落的歷史魔咒。
“網際網路技術是農業現代化的粘合劑,將大大加速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進程。”李道亮介紹,發達農業國家往往是先實現了農業機械化、現代化,最後完成農業的資訊化,而我國農業機械化、現代化和資訊化有望“三化疊加、同時推進”。“‘十三五建議’提出推進農業資訊化,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的帶動下,發達國家用百年時間走完的農業現代化,中國很可能在未來20年就會實現,這是對世界農業發展規律的變革。”李道亮説。
從資金到技術:網際網路農業兩大瓶頸待解
不過記者採訪時也了解到,不少專家和農村基層幹部表示,“網際網路+”在農業生産領域,更多還只是“盆景”概念,要想大規模推廣和應用,讓網際網路+農業變成風景,還需跨過資金、技術兩大阻礙。
經過幾年的積極探索,黑龍江七星農場的物聯網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建設現代農業還有差距。總經理遲立軍告訴記者,資金投入大、人才匱乏、基礎建設、系統運作、資訊服務等費用高正制約著物聯網農業的進一步發展。種糧大戶張景會説,農業物聯網“耐看不耐用”,高額的成本將普通種植戶拒之門外。
技術的滯後,也制約著網際網路農業的發展。“感測器是物聯網技術的關鍵部分,但我國感測器技術的研製規模小、成本高,沒有形成産業化,制約了物聯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此外,大型農機裝備國內的生産技術也遠不及國際水準,智慧製造等整體水準的滯後,均制約著農業資訊化發展前景。”李道亮説,
記者了解到,雖然“網際網路+農業”在改造傳統農産品流通環節上效果明顯,但也並非“包打天下”。不少專家認為,各地一哄而上盲目發展、農村網際網路基礎設施落後、農村物流體系特別是冷鏈物流體系落後、農民缺乏相關技能培訓等問題,已經制約了“網際網路+農業”進一步發展。
專家指出,網際網路對農業的滲透,目前仍屬於淺層應用,缺乏創新。國家應加大財稅、金融、技術等方面的支援力度,讓網際網路真正扮演好現代農業的催化劑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