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政府儲蓄真正流動起來

  • 發佈時間:2015-11-10 07:02: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與我國龐大的凈資産相匹配,政府機關持有大量的、正常的存款是順理成章、無可非議的。但是,我們也必須正視政府儲蓄閒置的問題,想方設法使其流動起來。為此,地方政府要建立規範的舉債融資體制,降低融資成本,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功能,創新融資方式,使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其中,努力補齊短板

  近日,某證券公司在一份報告中,將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指向過多的政府存款。報告稱:截至今年9月底,諸如政府機關、醫院、學校、協會、事業單位等政府機關團體存款數額巨大。

  需要説明的是,我國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底氣來源於實力,根據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國家資産負債表2015》,2014年底,中國擁有352.2萬億元的凈資産,説明我國家底厚實。與這一龐大資産相匹配,政府機關持有大量的、正常的存款是順理成章、無可非議的。但是,情況並不像報告中説得那麼嚴重,其中還是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其一,對政府機關團體的分類可以更詳細,不妨把醫院、學校、協會、事業單位排除在外,因為這類單位不屬於政府機關。其二,對政府機關的情況缺少最基礎的調研,對如此嚴肅的命題下簡單的結論有失偏頗,畢竟,各級地方政府的財務能力有天壤之別,一概而論有失公允。其三,對政府機關存款項目缺少細分,比如,公積金、社會保障基金等存款,儘管數額巨大,卻是屬於民眾個人的。其四,維持政府機關正常工作的存款有著嚴格的收支要求,絕不可挪作他用。其五,中國政府機關職能定位有別於他國,“其他國家政府機關團體通常只在銀行維持剛夠滿足短期開支所需的存款”的情況,在中國是行不通的。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正視政府儲蓄閒置的問題,想方設法使其流動起來。

  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國家資産負債表2015》顯示,2000年至2014年的14年間,地方政府債務共計增長26.4萬億元,年均增長1.9萬億元,公共財政仍存不小的債務負擔。與此同時,一些政府機關的存款仍然高企,這至少表明這些政府機關駕馭大額資金的能力不強,發展方式粗放,個別地方政府投資效率不高更是成為發展中的明顯短板。下一步,地方政府要建立規範的舉債融資體制,降低融資成本,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撬動功能,創新融資方式,使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其中,努力補齊短板。

  至於政府儲蓄持續增加拖累經濟增長的觀點,筆者認為必須加以糾正,中國政府有巨大的迴旋餘地來實現快速平衡的增長。在步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品質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面對這樣的發展形勢,我國政府如何樹立正確投資理念的問題十分重要。目前,多數人被投資、短期利益牽著鼻子走,忽略了投資的本質。比如,據中科院課題組估算,2014年中國全社會杠桿率為217.3%,與美、英、德、日四國比較發現,中國非金融企業部門杠桿率水準較高,隱含的風險值得關注。糾正偏差需要時間,理念明確了,投資行為的糾正也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