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高管罕見密集扎堆出走

  • 發佈時間:2015-11-10 02:34:12  來源:西寧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綜合消息 以往,常説金融業是個“金飯碗”,而今“金飯碗”的光環逐漸消退,一場20多年來罕見的金融高管密集變動正在襲來。

  記者梳理髮現,今年以來,先後有中行、建行、平安、浦發、興業、交行、中信、華夏等上市銀行高管密集變動,地方性銀行中,上海銀行等也出現高管離職。初步統計,年初至今銀行高管離職已達37位。

  除了銀行業,券商行業也出現高管密集變動現象,而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在家中自縊身亡,更引發社會對券商高管離職變動的關注。

  “20多年來,中國金融業高管職位較為穩定,但近年來出現高管密集變動,確實少見。”11月5日,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向記者表示,在目前改革創新的情況下,金融業高管扎堆離職,屬於正常現象。

  11月6日,關注到券商業高管變動的湖北一券商人士表示,券商業高管變動密度之大極為罕見。未來,高管是否會繼續調整,將怎樣調整尚需觀察,但密集變動不會成為常態。

  上市銀行10高管辭職

  一場由銀行業基層蔓延至高層的“變陣”正在持續。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16家上市銀行中,有10位高管辭職。

  今年1月,民生銀行原行長毛曉峰因個人原因請辭。2月,交行第一副行長錢文輝辭去交行執行董事、副行長等職務。而3月,辭職的銀行高管較多,包括興業銀行副行長陳德康、中行副行長岳毅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等。4月,浦發銀行行長朱玉辰請辭行長職務。6月,建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及行長張建國遞交辭呈。最近申請辭職的則是寧波銀行副行長洪立峰、浦發銀行副行長穆矢等。

  除了上市銀行,地方性銀行及農商行亦有高管離職。今年2月16日,上海銀行董事長范一飛提出辭呈,最近,上海農商行副董事長、行長侯福寧也提出辭職。

  記者梳理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先後至少有37位傳統銀行的董監高離職,涉及的崗位主要有董事、行長、副行長、風險總監等,有的則是兼任分支行行長。

  其實,除了傳統銀行外,民營銀行亦有高管離職。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微眾銀行行長曹彤任行長不足一年,也匆匆離職。

  “銀行業人員現離職潮始於去年下半年,從基層員工蔓延至高層。”11月3日,一股份制銀行總行網路金融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當時,一線基層員工,尤其是信貸人員,放出的貸款未收回,有的淪為壞賬,根據銀行考核機制,相關負責人要承擔損失,受此影響,一些員工薪資大幅縮水無奈離職。而受此牽連,中高層也會受到影響,崗位調整在所難免。

  該人士稱,一些中高層有離職想法,但受發放、回收貸款拖累不能離職。“不然,離職的中高層還要多。”這名人士説。

  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微眾銀行的高管絕大部分來自於招行、平安及中信,其中,招行人數接近一半。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湖北、湖南等華中區域,一二級分行高管離職較少,但長三角珠三角流域等一二級分行高管崗位調整較多,離職者也較多。

  11月2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副教授向記者表示,不算銀行中層,僅以董監高級別來看,不到一年就有數十人離職,縱觀中國20多年金融史,這種現象還是第一次出現。不過,在其看來,目前,中國銀行業非常穩定。

  券商高管“挂靴”不鮮

  銀行業高管扎堆離職,券商行業離職也在潮涌。

  10月23日,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在家中自縊身亡,公眾對券商高管的關注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度。此前,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等多位高管、前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等被查,券商系統似乎有點風聲鶴唳。

  其實,今年以來,券商高管變動頻繁,部分券商高管變動甚至出現在上市前後。公開資訊顯示,今年2月26日,東興證券上市才19天,其董事長陳江旭就閃辭。

  東興證券另一位閃辭的高管則是副總經理高健。10月14日,高健辭去副總經理以及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兼任的所有職務,距離公司上市剛過8個月。

  與高健不同,國海證券副總裁彭思奇掌管財務,並兼任旗下多個公司董事長以及法人。9月14日,彭思奇請辭。

  東北證券高管也于近期發生變動。10月22日,東北證券董事長楊樹財辭去兼任的總裁職務。

  記者查詢發現,券商行業中,人事變動最大的尚屬國泰君安,且于去年就已開始。

  去年6月初,擔綱國泰君安總裁10年之久的陳耿提出辭職。陳耿離職後,總裁之位懸空了3個多月,當時,時任副總裁顧頡被認為是接替陳耿的熱門人選。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去年9月,總裁之位迎來了空降人選,時任上海國際集團副總經理楊德紅接棒國泰君安總裁。總裁變動不久,董事長崗位也隨之變動。去年12月底,董事長萬建華離任,前往證通公司任董事長。

  今年4月,擔任總裁8個月的楊德紅開始擔任國泰君安董事長。2個月後,國泰君安上市,原國泰君安副總裁王松被擬任為國泰君安證券總裁。而副總裁顧頡在公司上市3個月後遞交辭呈。

  不僅有A股上市券商離職,在新三板掛牌的券商中,亦有高管離職。

  今年4月30日,開源證券登陸新三板,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在新三板掛牌的券商。今年10月8日,上市不到半年,一手推動開源證券發展上市的總經理王兆華離職。不過,王兆華離職後,仍擔任公司董事。

  記者梳理統計發現,近兩個月來,包括中信證券在內,先後有10多位券商高管崗位發生變動,多數係離職。

  民營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成新選擇

  傳統銀行、券商高管紛紛離職,他們將去往何處?

  “今年挖到了3名銀行高管。”11月6日,廣東一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去年,公司到銀行挖人很難,但是今年以來,一些銀行高管主動找到府來。該負責人稱,對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而言,傳統銀行的信貸、風控部人士最受歡迎。

  記者梳理髮現,傳統銀行業高管離職,部分係年齡、身體原因離職,屬退休或離休,如建行行長張建國等。也有部分涉嫌違規違紀接受調查,如原民生銀行行長毛曉峰等。還有部分屬於工作調動,仍在傳統銀行體系打轉。而離職後前往民營銀行、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成為新的選擇。

  記者了解到,微眾銀行的11位高管中,大都來自於傳統銀行,如平安、中信、招行等。而微眾銀行前行長曹彤,轉戰幾家銀行後,在微眾銀行行長位置上幹了不足一年,也已離職,轉戰廈門,聯手國資創辦網際網路金融公司。

  此外,興業銀行原副行長出任微眾銀行監事,原華夏銀行副行長黃金老出任蘇寧副總裁,平安銀行原副行長陳偉加盟陸金所擔任常務副總。

  上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表示,傳統銀行業高管離職後,除了賦閒外,大多仍在從事金融工作,不過,多由體制內轉至市場化程度高的個體。

  相較銀行業高管,券商高管離職後,其去向要單一得多。

  記者了解到,券商高管離職中,因為年齡因素離職的較少,離職後,部分在體系內打轉,如萬建華離任國泰君安董事長後,創辦證通公司,但有不少高管離職後去向不明。

  11月6日,湖北一券商人士向記者表示,券商高管離職後的去向很難猜測。在他看來,這些人早已實現財務自由,加上金融業反腐正在推進,而券商經營或多或少會觸及灰色地帶,這些人可能趁著這段時間休整一下,或進修或休息,未來,可能回到業內其他崗位,也可能做私募,投身一二級市場。

  亦有券商人士向記者稱,跟銀行相比,券商高管的就業範圍要窄一些,離職的券商高管,如果未來不做私募,回到業內其他崗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