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剁手族”們可看好了

  • 發佈時間:2015-11-09 06:35:20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雙11”近了

  長春晚報記者 谷迪

  “雙11”臨近,“剁手族”們早已磨拳擦掌、迫不及待了。就連大爺大媽們都知道“雙11”就是上網比賽買東西的日子。去年“雙11”天貓總銷售額為571億元,創下新的世界吉尼斯紀錄,不知道今年“戰果”會如何。那麼,一邊是躍躍欲試的“剁手族”,一邊是隨時可能出現的購物陷阱,怎麼躲避陷阱不被“坑”呢?

  市民小慧是資深的網購達人,有10年的網購經驗,是名副其實地“剁手族”,小惠以自身的經歷,為大家盤點出“雙11”網上購物不得不防的八大陷阱,為“剁手族”提前打上一劑預防針。

  標明是正品 實則高倣品

  “現在賣家很多都是以假亂真賣倣品。”小惠説,去年“雙11”,自己買了一件某“知名品牌”羽絨服,原價1000多元,“雙11”期間賣300多元,店舖中明確標明是正品。但買後沒穿幾天就開始往外鑽毛,找買家退貨,對方不給退。隨後小惠來到該品牌的實體店,被店員告知其購買的是一件該品牌的高倣品。

  網店慣用騙術 先漲價再打折

  先漲價再打折,這是每年“雙11”一些網店的慣用騙術,也是消費者上當最多的陷阱。小惠表示,去年自己看中一款數位相機,在“雙11”前是1200多元,本想“雙11”時打折買,“沒想到這價格是一會兒一變,最後到‘雙11’時賣家聲稱打六折,卻還是1200元。”

  二維碼支付流行 安全性不行

  “刷二維碼支付挺火,有些打著‘低價’‘優惠’等旗號的‘釣魚’網站連結,一旦你點擊並輸入了個人資訊,就可能被不法分子竊取個人資訊。”小惠説,在網購時儘量選擇正規的電商平臺和信譽良好的賣家,並通過正規的第三方支付渠道進行支付,最好不要通過刷二維碼支付。

  網上騙子多 套取資訊沒商量

  小惠説,去年“雙11”,身邊的一位好朋友在網上買了一個加濕器。第二天下午,朋友接到“賣家”(實則是網路騙子)的電話,説系統出問題沒有收到錢,讓她退款重新購買。隨後,對方給了她一個QQ號併發了一個連結。朋友按要求填了退款申請,不久,手機就收到了消費資訊,自己銀行卡裏的錢被劃走了,所幸的是銀行卡裏錢不多。

  預售商品不退換 不符合規定

  每年“雙11”都有預售的商品,先預付一部分的定金,待活動開始時再付剩餘的。“我有一個好朋友,去年‘雙11’時買了一套食具,到貨後發現商品有瑕疵,要求退貨時賣家卻表示預售的商品不予退換。”小惠説,《網路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中提出,預售商品也適用7天無理由退貨。

  低價往出賣 運費上往回找

  小惠告訴記者,去年“雙11”時,她在網上購買了一套椅子,“瀏覽了好幾家網店,最終挑了性價比最高的一家店,不僅價格優惠,評價也很高,並付了100元運費。”讓她沒想到的是,沒過幾天當她接到快遞公司的電話時,對方竟要求她自取,如果送貨還得再加200元運費,由於快遞公司遠加之椅子沉,無奈之下,小惠又加了200元的運費。

  成功砍價 結果還有更便宜的

  小惠告訴記者,在去年“雙11”時,自己很幸運的把鍾愛已久的包砍到了一個“好價錢”,可沒想到的是,收到貨後才發現,有的網店標價卻比自己砍後的價格還便宜。“所以在網購時一定要貨比三家,看看同款商品在其他店舖的價格都是多少,看中的商品最好也到實體店看看價格。”

  代購小票也能造假 得仔細辨別

  海淘、代購如今很流行,但無論是海淘,還是代購,或是更有檔次的跨境消費,大家都要睜大眼睛。“就連跨境物流資訊、購物小票都可以造假,更別被網頁上標明的日本、美國、澳大利亞來源的字樣給騙了。”小惠説,一定仔細看貨品來源和中文標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