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印度在非洲追趕中國?

  • 發佈時間:2015-11-08 23:31:4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伊佳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26日,包括南非總統祖瑪、辛巴威總統穆加貝、埃及總統塞西和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在內的50多位非洲國家元首或代表到新德里參加了在新德里舉行的印度有史以來最盛大非洲峰會。這次會議被視為印度加強與非洲之間紐帶的一次努力。印度總理莫迪在峰會上宣佈投入6億美元幫助非洲發展。他還承諾在未來五年內為非洲國家提供100億美元的低息貸款,用於非洲在基礎設施、農業、能源、教育、衛生、人力資源開發和資訊技術等領域的發展。“我們在資源方面趕不上中國,但我們的參與至少讓非洲人多了一個選擇,”印度新德里有觀察家評論員如此表示。這已是印度的第三屆非洲峰會。此前,印度曾與非洲國家舉行過兩次類似峰會,都僅有十幾個非洲國家參加。然而,從2008年第一次峰會召開以來,印度與非洲的年度雙邊貿易額增長超過一倍,至720億美元。

  龍象共舞非洲

  儘管印度與非洲有著如此悠久的歷史淵源,不過印度對非洲真正表現出濃厚興趣的時間也不過十幾年。有分析認為,印度所需石油量的70%需要進口,目前印度能源進口大部分來自政治動蕩的中東,非洲可以成為保障印度能源安全和來源多元化的誘人選擇。除了石油,非洲還擁有豐富的黃金、鑽石、鉑、銅、錳以及鈾等礦藏。印度所擁有的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切割行業依賴來自非洲的原料,而尼日、烏干達和坦尚尼亞的鈾對印度的核動力行業極其關鍵。正因為如此,印度急於要重新定位與非洲國家的關係。

  當前,雖然印度與非洲的貿易額已經翻番,但相對中非貿易額來説還是較小。據渣打銀行預測,2015年中非貿易額有望達到2800億美元。在過去的十年內,中非貿易額增長了十倍左右,早在2013年中非貿易額就達到了2102億美元。同時,中非合作在各方面各領域都一直呈動態增長趨勢,據南非標準銀行預測2015年中國在非直接投資將達到500億美元。

  中國企業憑藉雄厚的資金、技術、人力成本等優勢在港口、鐵路、體育場館、公路、大壩和其他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活躍于整個非洲大陸。相比之下,印度在少數企業領導下,活躍于電信、農業、汽車工業和教育等行業,試圖在其中尋求擴張機會。當然,印度在非洲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由於和非洲不少國家同為印度洋沿岸國家,並且曾為英國的殖民地,許多印度移民從殖民地時期便紮根在南非、模里西斯、坦尚尼亞、肯亞等東非和南部非洲國家,至今仍有大約270萬印度人生活在非洲。

  中、印、非共贏可期

  由於中國近年來在非洲影響力日漸增大,提起印非論壇峰會時,不可避免地頻頻要提及中國。“中印非友好貿易源遠流長,中印在非洲並不是只有競爭關係,有著不少合作機會。”非洲問題專家董文新認為,當今交通發達,距離縮短,世界各國彼此“互相聯通”,中國和非洲國家加強往來與印度和非洲國家加強往來都是自然現象。對於非洲而言,無論中國還是印度,夥伴國越多,它們自主選擇的空間就越大,獲得的援助和合作機會就越多,也是一件很好的事。“中印在非洲各展其長,非洲最終會因此受益。”非洲經濟問題研究員趙樹裏表示,中國、印度、非洲的人口都超過10億,如果每人每年增加一美元,中非貿易就會以20多億元的基數遞增,印非貿易就會以近20億元的基數遞增,潛力大得很,中國和印度與非洲貿易交往不存在“阿拉伯人帳篷容不下駱駝”的邏輯。

  正如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所指出得,世界之大,中印有足夠的合作空間。在新時代,中國和印度這兩個鄰近發展中大國不必非得成為“你死我活”的競爭對手。印度洋是廣闊的天地,非洲是廣闊的天地,世界是廣闊的天地,競爭不會阻礙彼此成為合作夥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