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成經濟“重症”?經濟學家吁中國穩增長更大發力
- 發佈時間:2015-11-07 16:4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觀察:通縮成經濟“重症”?經濟學家吁中國穩增長更大發力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 李曉喻)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降至6.9%後,中國經濟“脈象”如何備受關注。出席國際金融論壇2015年年會的專家認為,通縮可能是當前中國經濟的“重症”,穩增長政策需更大發力。
11月6日至8日,國際金融論壇2015年年會正在北京舉行。
針對外界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高盛亞洲投資管理部董事總經理哈繼銘指出,現階段糾結GDP增速“意義不大”,應將增速和債務率結合起來評判中國經濟。
2015年以來,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得到有效控制,但企業債增長迅速,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金融風險似乎已到了需要警惕的階段。
但在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看來,傳統銀行業出現危機“可能性很小”。他指出,中國大多數債務都屬於內債,外債佔比只有10%左右,且有高儲蓄率支撐,加之銀行體系並未完全市場化,在央行提供足夠流動性的基礎上可以持續,故“中國不會爆發債務危機”。
但他同時提醒,當前中國金融體系中一些問題需高度關注,如原有分業監管模式難以適應當前金融産品日益多元化的新形勢;效益差的企業無法破産,擠佔了大量資金等。
中國官方正致力於解決這些問題。最新發佈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要清理退出一批國有企業。工信部副部長馮飛日前也表示,擬加快處置“僵屍企業”,並以此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企業退出機制。
在一些經濟學家看來,當前中國經濟真正的風險在於通貨緊縮。
據官方數據,9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重新跌回“1時代”,截至9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連續43個月同比下降。
“應該説,中國經濟已進入通縮狀態”,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直言,如果調整不及時,中國經濟可能會“吃大虧”。
目前,官方已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連續多次降準降息,為企業減稅降費,暫停清理整頓稅收優惠等。
梁紅表示,為把經濟拉出通縮泥潭,當前逆週期宏觀調控政策還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和必要。考慮到多次降準降息後,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仍然較高,貨幣政策仍有繼續調整的空間;同時,積極財政政策應繼續加大力度,包括持續推進減稅降費力度,增加財政赤字等。
朱海斌亦指出,現在中國經濟已處於通縮階段,製造業實際增速“可能接近於零”,這一點需引起高度關注。在此情況下,財政政策應當更加積極,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貨幣政策應維持低利率水準。(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