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經濟日報:以綠色理念營造和諧家園

  • 發佈時間:2015-11-07 07:1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本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綠色”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以較長篇幅、從多個方面作出部署,將“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遵循綠色理念的指引,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必將推動未來5年生態文明建設邁出更大步伐,為中華民族贏得永續發展的光明未來。

  綠色,意味著山川林木蔥郁、天空湛藍清新、河湖魚翔淺底……這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這些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面臨資源緊缺和環境污染的壓力越來越大,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十三五”時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切實推進綠色發展這項重要工作,通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來應對壓力,著力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緩解資源環境的約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綠色”和“發展”缺一不可。堅持綠色發展,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改善的雙贏。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不矛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就是發展最大的財富。只有實現發展與保護的內在統一、相互促進,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才能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

  堅持綠色發展,離不開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在這方面,《建議》有不少亮點。比如,“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這項環保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有利於增強環境執法的統一性、權威性、有效性,解決環保責任難以落實,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痼疾,實現對環境污染的鐵腕治理。又如,“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這條硬措施,既能節約能源和水土資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綠色水準,可謂解決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系統退化問題的得力之舉。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更需要行動來落實。按照《建議》對於“綠色發展”提出的要求,無論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還是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無論是推動低碳迴圈發展,還是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無論是加大環境治理力度,還是築牢生態安全屏障,都迫切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積極調整産業結構,加快推動生産方式綠色化,到愛惜每滴水、節約每粒糧食,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身體力行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匯成生態文明建設的蓬勃力量,營造和諧美麗的家園。(經濟日報評論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