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雙創”成關鍵詞
- 發佈時間:2015-11-06 09:32:26 來源:濱海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報記者 王森 上海報道
對於世界製造業大國中國而言,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是展示“中國製造”的“肌肉”與未來最重要的舞臺。11月3日,第十七屆工博會在位於上海的國家會展中心再次拉開大幕。在23萬平方米的展覽現場,近2300家參展企業用各自的方式,共同講述著“中國製造”的新故事。在這個故事中,舶來的“工業4.0”和內生的“雙創”是最為核心的關鍵詞。
“智慧製造”風起
在工博會現場,無論是“工業4.0”,還是它的中國版稱謂“中國製造2025”,這些代表“智慧製造”新理念的術語,都是參展企業吸引群眾的最好廣告語。“通過計算、自主控制和聯網,人、機器和資訊互相連接,融為一體。”一家德國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這樣描述“工業4.0”的現實圖景。
一家來自上海的企業展示了他們的智慧工廠方案。“以智慧製造這個部分為例,我們的智慧控制産品,可以感知加工中的物品的狀態,並通過網路將其傳輸到電腦中。電腦控制軟體經過運算後,會給生産線上的加工設備、機器人或是無人搬運車下達指令,從而完成整個生産流程。”這家企業的負責人表示,這樣可以降低人力需求,同時提高産品生産的可靠性。
在本屆工博會上,有38個行業的46個智慧製造試點示範項目進行集中展示。例如,四川長虹通過網際網路實現消費者與工廠的直接對接。消費者可以按自身需求預先訂購産品,工廠根據後端數據進行匹配生産,真正實現批量個性化訂制。
“雙創”成果引人
端著餐盤的服務機器人讓記者仿佛置身於科幻片中;全球首創的PM2.5室外環境智慧監測系統,小巧的體積可以讓它放置在任何戶外場所……在本屆工博會高校展區,有70所高校參展,展出面積超過5800平方米,規模達到歷年之最,折射出當下“創新創業”帶來的熱力。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來自上海的高校達到17家,規模保持領先。除了因為地利之便外,記者也在現場了解到,上海圍繞大學生“創新創業”構築起完善的支援體系。記者從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展區了解到,該校專門打造了一條“創業街”,並出臺了包括學生自主創業管理、創業街管理、創業基金管理在內的一系列政策。
而從政府層面,上海市教委和張江開發區還共同成立了上海張江高校協同創新研究院,通過搭建産學研相結合的服務交流平臺,匯集高校的創新技術和人才資源,對接張江高新區的優勢産業和優惠政策。而上海高校技術市場有限公司,則通過打造具有針對性的高校技術交易機制和政策體系,幫助高校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實現了創新和市場之間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