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豬肉白菜包子你吃到多少真肉

  • 發佈時間:2015-11-05 02:31:0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論壇

  “600個包子所用的豬肉餡僅有1.4公斤”,而摻雜的“假肉”卻有2公斤。我們不妨算算,一個豬肉白菜餡的包子,到底能吃到多少真肉?

  記者臥底主要供應北京多家華潤社區便利店、華聯超市等商家的“豬肉白菜包子”生産廠家發現,這款熱賣包子的餡料中並不僅僅是豬肉和白菜,還摻入了大量的“假肉”。這種被工人稱作“假肉”的物質是一種形似肉餡的豆製品,主要成分為大豆蛋白。

  較之之前的“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豬肉,上述“假肉包子”,或許會讓不少消費者感到慶倖。畢竟,此“假肉”雖非真肉,但總算不是啥毒物。

  不過即便如此,這樣的“假肉包子”仍是明顯涉嫌違法。首先,這種“假肉包子”有損消費者的消費知情權。豆製品並非不可以當包子餡,但在銷售時要告知消費者。從記者暗訪來看,生産廠家和超市都涉嫌存在不誠信的問題。記者從廠家未拆袋的包子包裝袋上看到,配料一欄中明確寫有“大豆蛋白”,但問題是,包裝袋上貼的標簽是“豬肉白菜”。那麼,大豆蛋白佔了一半以上的包子,還能公然叫“豬肉白菜包子”嗎?

  當然,超市也有責任。在超市售賣的“豬肉白菜包子”,進一步資訊濃縮。記者在超市玻璃蒸箱內的價簽上甚至沒有看到“包裝袋上寫著的該産品成分、製造商名稱、地址、生産日期等內容”。也就是説,消費者並不知道買到的“白菜豬肉包子”中的“肉餡”主要是豆製品。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進一步看,這種以實為“大豆蛋白”的“假肉包子”,還對消費者構成消費欺詐。據記者調查,生産摻假,“600個包子所用的豬肉餡僅有1.4公斤”,而摻雜的“假肉”卻有2公斤。我們不妨算算,一個豬肉白菜餡的包子,到底能吃到多少真肉?估計也就2.33克。

  “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對於此類“昧良心”的食品製造與販賣者,必須依法進行調查、查處。當然,與此同時,也要進一步檢討反思:“假肉包子”現象為何能長期存在?在記者臥底曝光之前、一直未能被及時察覺發現?

  □張貴峰(職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