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消費需求增速遠低預期 中國天然氣市場蛋糕如何做大?

  • 發佈時間:2015-11-04 18:56: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4日電(記者 安蓓)儘管新一輪供暖季即將到來,但往年冬天頻現的大範圍“氣荒”今年可能不再出現。分析認為,中國天然氣市場在經歷了十幾年發展的黃金時代後,需求增速大幅放緩,資源過剩風險凸顯,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中國天然氣市場發展正面臨低水準相對過剩和消費不足雙重矛盾。”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在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和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第九屆石油市場研究成果交流會”上説。

  2000年至2013年,中國天然氣市場經歷了早期高速發展的階段,天然氣年消費量從245億立方米增至1705億立方米,年均增速高達16.1%。但受經濟增速放緩、價格水準相對較高、替代能源快速發展等多種因素影響,2014年天然氣消費增速大幅下降至8.6%。今年前9個月累計增速僅為2.5%。

  根據2012年發佈的《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2015年中國天然氣需求預計為2300億立方米。而根據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預測,今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僅為1920億立方米,資源過剩超過100億立方米。近幾年還將有大量進口天然氣長期貿易進口合同進入執行窗口期,每年至少需要150億立方米的市場增量才能保證消化過剩資源。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錢興坤説,中國天然氣需求增速不及預期,主要背景是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深度調整期,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全球能源行業需求不振,中國市場也無法獨善其身。

  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説,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油價斷崖式下跌,以及國內煤炭價格大幅下滑,天然氣的經濟性優勢被削弱,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氣改煤”、“氣改油”等逆替代現象。按單位熱值價格計算,目前國內天然氣價格已經基本與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持平,是煤炭價格的3倍以上。

  天然氣作為一種新興的化石能源品種在我國發展歷史較短,一直通過替代其他類型能源實現發展。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天然氣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王海博説,對照發達國家的經驗規律,中國天然氣市場尚處於早期階段。大氣污染防治與應對氣候變化提供的歷史機遇下,中國天然氣市場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從目前情況看,傳統用氣領域需求增長乏力,交通領域市場潛力不足,唯有替代煤炭潛力較大。現階段分散用煤領域優勢更為明顯。”王海濤説。

  但做大天然氣“蛋糕”並不容易。當前,一方面國內的高價氣用不起,另一方面卻是國外的低價氣進不來。江蘇常州港華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澔説,現在國際市場液化天然氣現貨價格比管道氣價格還要低。但由於下游市場萎縮,企業連長期協議的管道氣銷售都要不斷擴充市場來消化。

  “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放開天然氣領域的競爭性環節價格。劉毅軍認為,在資源整體過剩下,我國天然氣價格具備大幅下行空間,且可能持續幾年。應抓住改革“窗口期”,使天然氣産業鏈結構改革與價格改革相互促進。

  “通過推進産業鏈向競爭型結構演變,為天然氣價格市場化奠定基礎。其中,産業鏈上游供氣主體多元化和‘網運分開’是關鍵所在。另一方面,通過加快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為産業鏈可持續發展和結構改革注入動力。”他説。

  王海濤建議,現階段看,油氣管網體制改革重點應減少中間環節,鼓勵不同氣源競爭,並進一步鼓勵推動大用戶直供,讓價格波動更快向下游環節傳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