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十二五期間中國每人平均GDP增至7800美元左右

  • 發佈時間:2015-11-04 08:26: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 新華社今天受權發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建議”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十三億多人口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超過第二産業,基礎設施水準全面躍升,農業連續增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建議”提出,“十三五”時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顯提高。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産權得到有效保護。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建議”指出:完善能源安全儲備制度。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澇等設施建設。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

  “建議”提出:拓展網路經濟空間。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完善電信普遍服務機制,開展網路提速降費行動,超前佈局下一代網際網路。推進産業組織、商業模式、供應鏈、物流鏈創新,支援基於網際網路的各類創新。

  “建議”提出: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勵人才弘揚奉獻精神。

  “建議”提出: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完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依法推進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構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政策體系。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建議”提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糧食産能,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建議”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適度加強中央事權和支出責任。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考慮稅種屬性,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建議”提出: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

  “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並與城鎮居民有同等權利和義務。實施居住證制度,努力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

  “建議”提出: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援引導其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力度。

  “建議”提出: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路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路文化,凈化網路環境。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快媒體數字化建設,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建議”提出: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機械化,資訊化取得重大進展,構建能夠打贏資訊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

  “建議”指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建議”指出:支援綠色清潔生産,推進傳統製造業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産業體系,鼓勵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發展綠色金融,設立綠色發展基金。

  “建議”指出:以市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建立由空間規劃、用途管制、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差異化績效考核等構成的空間治理體系。

  “建議”指出:推進交通運輸低碳發展,實行公共交通優先,加強軌道交通建設,鼓勵自行車等綠色出行。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産業化水準。

  “建議”指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産、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合理制定水價,編制節水規劃,實施雨洪資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設國家地下水監測系統,開展地下水超採區綜合治理。

  “建議”指出:改革環境治理基礎制度,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國統一的實時線上環境監控系統。健全環境資訊公佈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區環保機構。開展環保督察巡視,嚴格環保執法。

  “建議”指出: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發揮國有林區林場在綠化國土中的帶動作用。擴大退耕還林還草,加強草原保護。嚴禁移植天然大樹進城。

  “建議”指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促進全球經濟平衡、金融安全、經濟穩定增長。積極參與網路、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

  “建議”指出: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投入,發揮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的互補作用,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闢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

  “建議”指出:提高高校教學水準和創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準。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優化學科專業佈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建議”提出: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提高技術工人待遇,完善職稱評定制度,推廣專業技術職稱、技能等級等同大城市落戶掛鉤做法。

  “建議”提出: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分清政府、企業、個人等的責任。適當降低社會保險費率。完善社會保險體系。

  “建議”提出: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

  “建議”提出: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

  “建議”提出: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發揮醫保控費作用。改進個人賬戶,開展門診費用統籌。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建議”提出: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

  “建議”提出: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準。幫扶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注重家庭發展。

  “建議”提出:優化領導班子知識結構和專業結構,注重培養選拔政治強、懂專業、善治理、敢擔當、作風正的領導幹部,提高專業化水準。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調動各級幹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建議”提出:加強社會治理基礎制度建設,建立國家人口基礎資訊庫、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相關實名登記制度,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疏導機制、危機干預機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