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萬元啤酒現身糖酒會 進口啤酒搶食國內市場來勢兇猛

  • 發佈時間:2015-11-03 09: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萬元/瓶啤酒現身糖酒會 進口啤酒搶食國內市場來勢兇猛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進口啤酒在國內的發展速度依然會保持高增長態勢,而國産啤酒的增速可能會是負增長

  ■本報記者 夏 芳

  一年一度的秋季糖酒會在南京落下帷幕,據業內估算這次秋糖大約迎來近10萬酒行業人士齊聚南京,為處於蕭條狀態中的酒行業增添了幾分人氣。今年秋季糖酒會的亮點中,進口啤酒算是其中之一。

  一組數據顯示,2015年1月份至8月份,進口啤酒總量36萬千升,同比增長65.7%,總額3.93億美元,同比增長48.9%;同期國産啤酒總量3479萬千升,同比下降6.12%。而這一組數據的背後,説明瞭國産啤酒市場容量在萎縮,而進口啤酒在國內的增長速度則呈現加速趨勢。

  在剛剛結束的南京秋季糖酒會上,《證券日報》記者在進口啤酒展館內也深深體會了一把,第一次知曉有動輒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啤酒,很多進口啤酒的價格甚至超過國內白酒一哥茅臺。

  啤酒進口量增長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進口啤酒數據中,今年8月份進口啤酒6.7241萬千升,同比增加75.9%,金額為7125.6萬美元,同比增加60.6%。

  從數據上可以看出,進口啤酒大幅度增長,而國産啤酒的增速在放緩。在國內整個酒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進口啤酒正在成為中國酒業新的風口。

  海納機構總經理、酒業評論員呂鹹遜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酒商而言,如果説2000年是茅臺、2005年是洋河、2010年是進口葡萄酒和牛欄山,那麼2015年進口啤酒就是當年的它們。“啤酒是酒類行業中的類快消品,商品週轉率比白酒、紅酒要快的多,喝的快、買得快、賣得快,這也意味著進口啤酒比進口紅酒在擴容上要成熟得快。”

  採訪中,有不少經銷商開始從事進口啤酒的也只是近兩年來的事情。“我們以前是做進口紅酒的,這兩年進口紅酒銷售不好做,而進口啤酒在國內銷的不錯,所以我們就選擇了做進口啤酒。”一位來自大連的經銷商對本報記者如此表示。

  “進口啤酒未來2年-5年內將成為中國酒業的大風口。”有酒業人士給出這樣的研判。而在呂鹹遜看來,進口啤酒如此迅猛發展,核心因素是進口啤酒具備超強商業價值。看一個品類或一個産品的商業價值,一般可以從消費者價值和渠道價值兩個角度來分析。首先,從消費者價值看,進口啤酒是精英、中産階層價值之選。其次,從渠道價值看,進口啤酒是O2O連鎖酒商、白酒酒商、餐飲流通一體化飲料經銷商的增利産品。

  對於進口啤酒在國內增長迅猛的原因,啤酒業專家方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進口啤酒的快速增長也是基於進口食品在國內市場的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形成的,未來也會保持一個高增長的態勢。

  天價進口啤酒現身

  在南京秋季糖酒會,來自德國、瑞士、丹麥等國家的進口啤酒紛紛現身,其價格從10元/罐以內的啤酒到幾百元/瓶的啤酒佔比較大,但也有上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啤酒。另外,國內的啤酒都在11度左右,但進口啤酒的度數有25度、37.5度、50多度等等。其中,來自溫州奇盟貿易公司銷售的一款來自德國的進口啤酒(少士博烈性啤酒),凈含量330ml、原麥汁濃度為48度,的銷售價格為9999元/瓶。另外,來自英國進口精釀高度啤酒(67.5度),布瑞梅斯特的毒蛇啤酒venom330ml/瓶的售價為2600元/瓶,而這款啤酒基本上沒有保質期的限制,只規定了最佳飲用時間為8年。

  對於高達上萬元的啤酒在國內的銷售情況,溫州經銷商對記者表示,這款啤酒主要是供應禮品市場,“不少人因為獵奇心態覺得好玩消費”。

  而對於2600元/瓶的“毒蛇”,來自遼寧經的銷商對記者則表示,“遼寧有兩個高端會所,每月都能消耗3箱這類型的啤酒,有人願意嘗新”。

  一位從事多年進口啤酒銷售的人士對記者表示,近兩年進口啤酒在國內的發展速度較快,原因是進口啤酒零關稅,另外,進口啤酒的口感與國內啤酒很不同。

  面對進口啤酒的琳瑯滿目及更多運營商的加入,國內一些大企業也加大了進口酒的運作。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中糧成立中糧明莊薈國際酒業公司,與上游進口酒企和下游經銷商、酒企(景芝酒業)等聯合在一起,目的就是把進口酒在國內做大做強。除了做進口葡萄酒外,進口啤酒也是公司未來重點打造的一個酒板塊。

  中糧名莊薈國際酒業公司總經理李士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糧根據當前進口啤酒快速增長的市場形勢,引進了國際知名品牌德國蘭德伯格集團DNB大奔啤酒、德國碧特撥格集團碧特伯格和白帝王啤酒,全面乏力進口啤酒的國內市場。“明年春季糖酒會,中糧進口啤酒的品類將覆蓋全球其他國家品類。”

  對此,方剛對記者表示,進口啤酒在國內的總量較小,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的總量為40萬噸左右,雖然進口啤酒的增長幅度較大,但依然是小眾。未來,進口啤酒依然會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其在國內的滲透力也在加大,而從高端向中低端市場的滲透,也代表著進口啤酒的普及度在提高。

  未來不排除“大魚吃大魚”

  根據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A股8家啤酒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為441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總計為30.38億元,同比下降了12.6%。而啤酒巨頭 青島啤酒燕京啤酒 均出現營收凈利雙降,其中,青島啤酒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19.92%。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國內啤酒市場,一邊是進口啤酒的迅猛發展,一邊是國産啤酒的穩步不前甚至負增長,國內啤酒業在完成大的並購整合後,未來在進口啤酒的衝擊下,國産啤酒的格局是否還會發生變化呢?

  方剛表示,進口啤酒對國産啤酒的衝擊是有的,主要是高端啤酒領域,因此,國內啤酒下滑的主要原因並非來自進口啤酒的衝擊,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在方剛看來,國産啤酒今年估計整個行業的增幅在-5%之內,未來幾年不可能出現以前的大幅度正增長,但也不會出現大幅度下降,未來是微增長或負增長狀態。國內啤酒企業為應對業績下滑也在想各種方法,有的企業已經推出了進口啤酒屬性的白啤、黑啤以及果啤等,另外還推出網際網路渠道的産品,這些創新之舉都是國産啤酒企業為應對行業變化而做出的選擇。未來,啤酒行業不排除大魚吃大魚的現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