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勝:未來成長股總市值有3倍以上空間

  • 發佈時間:2015-11-03 08:27: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過往出色的業績,讓原銀河基金的成勝在資管界知名度很高。他所管理的銀河主題策略自2012年9月21日至2015年5月22日期間取得了475%的回報,在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一;所管理的銀河行業優選在2010年9月16日至2015年5月22日期間取得了331%的回報,在256隻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二位。

  奔私創辦涌悅資産後首次亮相的成勝對市場很有信心,他認為目前市場的牛市基礎還在,隨著技術創新,成長股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從而帶動A股迎來大發展;成長股中,醫療、科技、消費等板塊均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自成長股成名的成勝,直言未來成長股的總市值還是有3倍以上的空間。

  經濟活力強

  中期仍是大牛市

  “未來依然是一個牛市,牛市的基礎還在。”成勝對市場很有信心。為什麼做出這一判斷?成勝表示:“目前技術創新還在持續,這在中國微觀層面上可以清楚看到,不斷有盈利模式的變化,不斷有改革紅利在推出,微觀來看,整個經濟呈現出一個很活躍的情況。”

  成勝表示,目前美國最火的板塊是大數據雲計算生物醫藥等,而中國在這些領域跟得很緊,活力很強。

  過去幾年,經濟雖然持續下降,很多企業盈利狀況很差,但是整個社會還是很穩定,沒有出現失業率較高問題。隨著技術創新,成長股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從而帶動A股迎來大發展。此外,政策面上,股市利好很多,目前處於一個較好的投資時點。

  因此,成勝判斷,市場中期看還是一個牛市,但需要一個觀察期。“從數據上看,現在中國大概總市值50萬億出頭,若把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加起來,大概14萬億,而中國GDP大概去年達到64萬億,M2大概130多萬億。

  “如果看美國科網的成長股,大概佔GDP比重一半以上。從這一點來看,考慮供需拐點,沒有發現流動性危機,未來成長股的總市值還是有3倍以上的空間。”成勝説。

  醫療、科技、消費

  看好三大投資方向

  對於後市投資,成勝更偏重三個方面:醫療、科技和消費。

  首先談及醫療,他表示,醫療領域的增長較為確定。“中國有巨大的人口基數,第一,人口老齡化導致醫療市場不斷變大;第二,居民財富達到一定程度後,對身體健康要求也是持續放大,在這個行業裏面可以持續發掘到金礦。”

  成勝看準的第二個投資方向是科技,他關注的子板塊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挖掘其中投資機會。

  “中國過去30年,基本消費需求主要集中于衣食住行玩,目前每個結構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對於消費領域,成勝也有不一樣的看法,比如説“穿”,普通人對衣服需求5年前、10年前、20年前都不一樣,都存在結構性變化,從中可以觀察出很多新的消費現象。再比如旅遊,目前更強調個性化的旅遊,這些都可以挖掘出不少投資機會。

  除了這三個方面,成勝還格外提到國企改革紅利。

  “現在國企還有大量資産未上市,但如果未來在一些領域進行價格改革,讓這些資産具有比較好的現金流預期,就會變成優質資産,就存在量和價提升的效果,具有較好的投資價值。而且,若有體制上的改革,這些公司就會有更強的主動變化的動力。”他表示。

  此外,從業經驗已經超過10年的成勝,對成長股投資有更深入理解。他表示,選擇成長股有四個維度,第一看行業空間是否大;第二看競爭格局如何,能否受益;第三是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能複製;第四還需要看管理的人和機制。

  “目前不少成長股估值並不便宜,成長股的未來與中國經濟轉型存在直接關係,中國未來有很大的效率提升,如果企業能夠將自身經營優勢落實,估值還有可能創新高。”成勝表示,成長股是需要時間去守候的。(記者 方麗)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