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怎麼做大養老蛋糕?養老社區+社區養老

  • 發佈時間:2015-11-03 04:29:53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在北京泰康之家·燕園舉行的“重陽敬老”活動現場,泰康人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透露,泰康打造的候鳥式連鎖醫養社區,現已完成北京、上海、廣州、成都、三亞、蘇州、武漢7城佈局,其中,四川項目“蜀園”不久前成功競得的位於成都國際醫學城內的首個養老專項地塊,將於本月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投入使用。

  近年來,多家保險機構相繼將服務觸角深入到醫療和養老領域,探索“保險+醫療+養老”體系。保險公司打造的養老社區與傳統的養老院有哪些區別?“養老”這塊蛋糕如何做大?記者對此進行了解。

  全新養老方式引關注成都養老社區將“服水土”

  “養老社區能夠讓我安靜地來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寫自己想寫的東西,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安度晚年’。”泰康之家·燕園的居民、76歲的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錢理群向記者介紹道。

  與傳統的養老院相比,以社區文化為內核的養老社區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養老方式。

  以燕園為例,整個園區分為獨立生活區、協助護理區、專業護理區以及記憶照護區,房間有多個戶型,各處細節設計充滿人性化。泳池、圖書館、健身房、書畫室、音樂教室等也一應俱全。目前入住燕園的居民,大多是退休後的高級知識分子、高級幹部、企業高管。他們每人手上都有一張課表,可以參加各種豐富多樣的文化、文藝課程,也可以參加志願服務和社區居民自治組織“樂泰理事會”,共建社區文化。

  泰康人壽副總裁兼泰康之家CEO劉挺軍介紹:“養老社區的一切産品、設施、活動都是為了實現人們‘有尊嚴地養老’,不僅老有所養,而且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同時,既然是連鎖式醫養社區,燕園與成都即將開工建設的蜀園在各項軟硬體服務標準上將保持一致,但也會考慮地區差異做一些個性化配置,在生活費用標準上也會有一些調整。”

  未來方向養老社區與社區養老深度融合

  全面二孩放開,生還是不生?近日,一條重磅新政牽動了無數家庭的神經。新政背後,正是我國邁進人口老齡化社會的危與機。目前四川60歲以上老年人已有1582.45萬,約佔常住人口的20%左右。如果不計算二孩新政的影響,到2040年,四川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32.44%。

  10月30日審議通過的《四川省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提出,到2017年我省養老服務覆蓋所有居家老年人,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3張以上,到2020年,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模化、連鎖化的養老機構,鼓勵境外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政府引導、推動設立由金融和産業資本共同籌資的養老健康産業投資基金等。“保險機構發展‘養老社區’的經營戰略可以與政府扶持‘社區養老’的政策方向深度融合,做大養老蛋糕,為居民提供更多惠而不貴的養老服務。”業內專家建議,現有的養老社區走的大多是中高端精英路線,覆蓋人群還不夠廣,未來可通過“化整為零”,在居民社區內多布點來擴大服務範圍。“居家養老的大格局短時間內難以改變,發展小型的、專業的、社區化的養老服務機構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劉挺軍也透露,待到泰康之家的醫養結合模式成熟後,會考慮把服務下沉到社區。

  同方全球人壽相關負責人柯康儒提醒,為自己及家人的養老生活未雨綢繆,不妨先從選擇一份合適的養老保險計劃開始。“選擇前,消費者首先要做好自己的養老規劃,考慮選購的保險産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其次,還需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情況,保費支出應合理,年交保費按照個人或家庭年收入10%-15%為宜。”

  □本報記者 盧薇 文/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