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創新驅動孕育新商機

  • 發佈時間:2015-11-03 01:00:0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侯雲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並將創新升至五大發展理念之首,要求“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就回答了中國經濟“未來發展動力從何而來”這一命題,並預示著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將在“十三五”期間出現重大轉變,中國經濟動能轉換也將在“創新驅動”上落實。

  創新驅動不僅意味著“中高速增長”和“中高端水準”,還意味著新産品、新業態、新行業的不斷涌現,它將打造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未來五年,中國經濟新動能將在此中孕育,而新的投資機會無疑也會應運而生。

  在技術創新方面,其結果是帶動一大批技術含量高的産業發展。在未來五年,伴隨著市場不斷成熟,技術實現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工程、資訊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而在創新大潮的推動下,隨著創新技術的研發、應用,上述機遇會逐一落實,相應的産業也將開始做大做強,並有望成為中國經濟未來新的支柱。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新産業崛起,我國産業結構也將發生巨大變化,進而推進生産方式的變革。在這樣的産業升級過程中,網路眾包、協同設計、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全新的生産方式也將應運而生。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新的生産方式一旦和我國已有的巨大市場需求結合,必將創新出智慧製造、可穿戴設備、智慧汽車物聯網、車聯網等更多新的業態,這些新業態會逐漸成為我國現代製造業的基石,並有望在“十三五”期間成長為最具發展前景的新機會。

  五中全會還結合我國經濟現狀和發展趨勢,確定了促進創新發展的眾多戰略保障: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實施《中國製造2025》,實施工業強基工程等。作為具體的政策,上述措施將從技術、産業、環境等多方面提升我國整體的創新能力,並最終促使各個産業的轉型升級。而這些措施所涉及的具體産業也會逐漸成為新的機遇,在為中國經濟提供推動力的同時,成為中國經濟新的組成部分。

  創新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發明創造,五中全會就提出“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其目的是進一步激發商業模式、管理模式、服務模式等全方位的創新。(下轉第三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