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培優做強龍頭企業 力促農業轉型升級——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談三農發展新思路

  • 發佈時間:2015-11-02 09:54: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農業增加值第八,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數量第五,這是廣東農業在全國經濟版圖上的醒目坐標。雖然躋身上游,但當這組數據被置於廣東在全國的“定位和率先”發展戰略背景下的時候,“三農”發展依然是短板。

  近年來,廣東農業這盤棋正在越下越大、越下越活、越下越穩。而在“十大工程、五大體系”現代農業建設的諸多抓手中,培優做強農業龍頭企業始終被放在“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核心與樞紐位置。為進一步促進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提質增效,進而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加速融合,伴隨著“5+1”全鏈條(延伸産業鏈、打造創新鏈、完善組織鏈、優化資金鏈、強化安全鏈+政府服務鏈)建設戰略的“形神兼備”,廣東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政策體系正在找到一根最新的梁椽。

  “5+1”全鏈條的內涵是什麼?提出的背景是什麼?其政策推力如何有效轉化為加快培育農業龍頭企業進而激發廣東現代農業新局的源源動力?前不久,記者專訪了廣東省省長朱小丹。

  縱橫比較定位發展目標

  在廣東農業龍頭企業政策支援體系的時間序列中,2015是又一個承上啟下之年。3年前,廣東省政府出臺《關於支援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將發展目標的下限節點畫在了“十二五規劃”的句號上。而今,從數量上看,早在2013年,“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400家以上”的橫桿就已經被輕鬆越過,至2014年底,全省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56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隊伍規模也已逼近600家大關;從品質上看,超過350家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超億元,並涌現出溫氏集團、海大集團等一批業界翹楚。

  “發展速度加快、品質效益提高、市場覆蓋擴大、帶動能力增強。”朱小丹將近年來廣東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概括為這24個字。“我們常講農業龍頭企業有‘兩個千萬’,即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農民,一頭連著千變萬化的市場。”他説,尤為可喜的是,通過培育和發展模式的不斷創新,在“公司+基地+農戶”傳統樣態基礎上,廣東農業龍頭企業與廣大農戶的聯繫紐帶出現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公司+理事會+農戶”、“公司+家庭農場”等多元化形態。

  縱向比較,廣東農業龍頭企業培育正在不斷完成對自我的超越;橫向比較,在對先進省份的奮力追趕中,對於廣東來説,加快農業龍頭企業成長步伐的任務仍然時不我待。朱小丹指出,一方面廣東農業龍頭企業自身發展不平衡,産業融合度還不夠高,企業的自主創新和研發能力也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相關政策還需要隨著形勢的發展進一步完善,特別是要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目標,絕不能丟掉“三農”這一頭,絕不能放鬆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指導服務和政策支援。

  産業融合呼喚龍頭農企

  對於産業整合,廣東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如果説産業融合可以被視為農業産業鏈條向下游的一種“執著”延伸,那麼這既與農業龍頭企業突破自身發展瓶頸的需求不謀而合,也與龍頭農企在推動農業轉型升級進程中責無旁貸的使命相映成趣,更與通過增強農業綜合發展能力實現三次産業協調發展的路徑互為表裏。

  “沒有農業的轉型升級,就不會有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朱小丹強調,推進轉型升級,實施“騰籠換鳥”,實現“鳳凰涅槃”,在這一背景下制定的推動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僅要針對製造業,更要始終關照到農業這個基礎領域,“不能挂一漏萬,三次産業都有轉型升級的任務。”

  “轉型升級一個是調整結構,一個是轉變發展方式,而調整結構是轉變發展方式的根本途徑。農業龍頭企業在農業轉型升級和現代化建設當中具有獨特的作用。”朱小丹説,農業龍頭企業既是農業轉型升級的引領者,也是三次産業融合發展最直接的促進者,更是農民增收致富的帶動者。

  6根鏈條擰成政策合力

  現在,距離廣東確定的2018年實現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節點,只有3年多時間。作為現代農業這場“加速跑”的扛旗先鋒,農業龍頭企業的表現至關重要。而在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成長的“營養清單”中,以産業融合為導向延伸産業鏈、以增強內功為目標打造創新鏈、以示範帶動為要旨完善組織鏈、以破除瓶頸為重點優化資金鏈、以標準體系為抓手強化安全鏈、以優化環境為依託打造政府服務鏈,“5+1”全鏈條建設的宏闊格局在廣東已經躍然紙上。

  朱小丹説,延伸産業鏈,就是農業要從一産更多、更直接、更大規模地延伸到二産以至三産。“一要把一産做強,把農業發展方式從粗放經營轉到集約和適度規模經營上來,尤其要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在調整農業産業結構中的支撐作用;二要向二産延伸,最突出最緊迫的是做強做大農産品加工,尤其是深加工和精加工,技改項目也要支援龍頭農企;三要與三産連接,構建農産品流通的現代體系。”

  談到打造創新鏈,朱小丹説,農業龍頭企業既要“苦練內功”,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研發能力,也要“巧借外力”。“廣東在基因、育種等領域有優勢,要把零散力量整合起來,變成協同作戰的‘合成軍’去搶佔農業生物工程技術制高點。”朱小丹指出,打造創新鏈,既要在技術研發的深度上下功夫,也要在技術普及的廣度上做文章,“農民只有掌握先進適用技術,才能夠配合龍頭企業搞農業現代化。”

  “組織鏈就是生産經營方式。”朱小丹説,簡而言之,就是完善“公司+N+農戶”的模式,“這個N可以是基地、理事會、農民合作社,但頭和尾必須是公司和農戶。”

  談到優化資金鏈,朱小丹表示,除了財政支農資金要持續給力並有的放矢之外,更要通過發展農村金融,引導商業銀行、農信社、小額貸款公司、政府擔保基金等主體為農業龍頭企業發展開挖更大“資金池”。“要研究建立農業現代化發展基金,即農字頭的基金,還要想辦法拓寬更多的直接融資渠道,打造更多農字號上市公司。”朱小丹説。

  農産品品質事關舌尖上的安全,農業龍頭企業是關鍵的一道屏障。朱小丹説:“要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建立更多的綠色農副産品生産基地,要支援農業龍頭企業牽頭或參與農副産品安全標準建設,要依託農業龍頭企業構建信用體系和監管體系,這就是強化安全鏈的基本要求。”

  如果説以上5根鏈條是催動農業龍頭企業策馬揚鞭的動力鏈、發展鏈,那麼政府還要提供一條規劃合理、政策科學、落實有力的服務鏈、保障鏈。朱小丹表示,除了領導重視、加強組織、完善機制、部門協作的總體要求之外,當務之急是認真制定“十三五”農業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並將農業龍頭企業發展作為重要內容。同時,政府部門對農業龍頭企業,要急其所急、解其所難,制定出臺進一步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實現‘5+1’的融合,最終形成支援農業現代化的主骨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