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華帝“宮鬥”換帥背後:短期難解盈利壓力

  • 發佈時間:2015-11-02 09:2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孫然  責任編輯:羅伯特

  華帝股份創始人及原董事長黃文枝,並未如預想的那樣在2016年5月迎來光榮退休。2015年9月,公司董事會以業績下滑、經營惡化、董事長負有直接責任為由召開了董事會改選,黃文枝由此提前被從董事長的位置上“拽”了下來。而有趣的是,他的替任者潘葉江正是“華帝七雄”幾位創始人在最近三年確認下來的接班人,原定一年後即可上位。

  華帝的交接過程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並不和諧,交接充滿“宮鬥”的意味。未來的華帝是否會成為潘氏一股獨大的家族企業?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華帝方面否認了上述觀點,並表示,新的領導班子已經組建完成,各項工作正有序推進,且通過股權優化,長期困擾公司經營發展並壓制估值的內部治理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公司後續變革及戰略均有望加速推進。

  不過除了迅速坐穩領導權,擺在新任管理層面前還有個難題。根據最新出爐的第三季度財報,華帝營收同比下降12.14%至12.14億元,凈利潤同比下降34.31%至2142.72萬元。上半年的業績下滑趨勢仍在延續,華帝2013年提出五年內銷售額超過百億、2014年提出銷售利潤雙百億的計劃,顯得有些後勁不足。

  突如其來的人事巨變

  黃文枝下臺後,此前他親自推薦的總裁區迪江也很快提出了辭職。10月22日,華帝公告通過潘垣枝出任公司總裁一職的議案。在短短一個月之內,華帝董事會的實際控制權已由潘姓董事掌握,這宣告了此前華帝董事會七位創始人平衡股權局面的結束,也意味著華帝管理層的交接班的結束。

  根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事後黃文枝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其實我很早就想好到2016年任期滿後就退休,甚至還跟他(潘葉江)提過可以提前幾個月將董事長的權力授權給他。沒想到他最後會將業績的下滑責任推到我身上,這一點無法接受。過去一年行銷和財務都是他親自抓,作為董事長的我,無論是在黃啟均任總裁,還是他主抓經營時,從來不過問具體情況。”

  據了解,1992年4月,黃文枝、黃啟均、關錫源、李家康、鄧新華、潘權枝、楊建輝等七人共同創建了華帝,此前多年一直維持股權相對平衡的狀態,隨著七人陸續接近退休年齡,需要將權力過渡給接班人,去年開始,創始人逐漸將股權轉移給選定的繼任者潘葉江,多人平衡掌控股權的局面自此打破。

  在“去黃化”的董事長改選中,除卻6票同意,李家康和黃文枝本人投了反對票,認為罷免董事長的理由不合理。另有股東藍海林投棄權票,原因為是他認為一般來説董事長不應該對短期經營業績下降承擔直接責任。但此番反抗終歸無力回天。

  有觀點認為,潘氏掌控下的華帝將趨於家族化管理的觀點,對此華帝方面回應稱其為偽命題。公司方面表示,“在華帝,董事會和管理層的職責許可權是非常明確的。華帝會堅持職業化治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調整與規範。企業依靠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潘氏家族作為華帝的控股大股東,其家族成員在企業內部的分工與合作,也不能依靠親情、感情或者關係親疏來界定,而是要用股權和制度來維繫,由機制説了算。”

  家電産業觀察家梁振鵬指出,華帝的當務之急是儘快穩定,不要步某深圳彩電企業的後塵,出現高層震蕩、股東內訌的局面。

  而近兩年中國家電企業已經步入了集體交接期。與華帝同屬廚電領域的老闆電器的老闆任建華在2013年將總經理的職位傳給有海外求學背景,並在公司內部歷練多年的兒子任富佳,此後老闆電器業績平穩上揚。家電專家劉步塵指出,其實家族模式和現代管理模式各有利弊,最好的模式應該是基於現代管理制度之上的家族企業,純粹的家族企業是沒有前途的。

  洗牌期的危機

  對黃文枝來説,業績下滑是“被迫下馬”的導火索,而對於新上位的董事長潘葉江來説,公司內部管理層剛剛企穩,業績動蕩既是一顆定時炸彈,也是最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公司財報,2015年上半年,華帝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1.26%至17.66億元,凈利潤同比下滑8.49%至1.11億元。而華帝主營的爐具、煙機和熱水器三大産品,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滑11.93%、13.75%和7.89%。

  而對於業績下滑,華帝方面的解釋是,受下游房地産行業需求不旺影響,家電行業整體産銷下滑、業績承壓,行業環境蕭條,業績低於預期。從公司層面看,銷售情況不甚樂觀的主要原因在於經營戰略調整延續所致。“今年以來,公司在渠道和經銷商政策上進行了較大程度調整,通過去庫存、指導終端定價、縮減促銷力度來提升産品層次,促銷活動減少導致銷量下滑;同時三季度新品上市後公司行銷廣告及市場投入加大也將短期拖累業績。”

  而一組來自中怡康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國內家電市場整體規模達1.03萬億元,同比微增4.8%。但在其中廚衛細分市場的增長規模卻高於大盤,1月至8月整體零售規模1001億元,同比增長11.1%。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怡康的報告,該漲勢更多來自新興及高端品類的推動。洗碗機、電烤箱和凈水設備三類新興産品,零售額增長幅度分別達到59.8%、51.4%和41.1%。而與此同時,熱水器、吸油煙機和燃氣灶三類市場規模較大,傳統和成熟品類,增速則同比放緩。此外,高端産品銷量在上揚。如今年上半年,4000元以上吸油煙機、2000元以上燃氣灶、3000元以上熱水器零售量佔整體市場份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對照上述行業數據,來看廚衛企業的成績單:老闆電器201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63%至20.4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0.93%至3.07億元。反映出一個問題:當廚衛産品的消費需求逐漸轉向新品和高端時,以往走中端定位,具備一定價格優勢的華帝,如今處境“尷尬”。

  在梁振鵬看來,廚電市場前兩名老闆電器和方太,之所以在上半年業績上漲,原因在於品牌形象已經成功打造為中高端,競爭力和品牌都好,而以往華帝走中低端路線,品牌形象和議價能力不夠強大,在市場容量增長放慢時,份額很容易被老闆和方太奪走。“華帝的問題在於,明星産品不多,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以及毛利水準不高。”而當行業低迷,高端品牌採取促銷戰術,中低端定位品牌的市場無疑遭遇擠佔,面臨在洗牌中份額萎縮的局面。

  公開資料顯示,現階段華帝産品集群包括:灶具(聚能灶、燃氣灶、沼氣灶)、熱水器(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空氣源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抽油煙機、消毒櫃、櫥櫃、整合吊頂、壁挂爐、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炊具等10個品類1000餘款産品。

  智慧化能否破局?

  在投資者關係平臺上,今年華帝管理層被問及最多的一類問題,就是二級市場股價的不理想。要重振投資者信心,華帝需要拿出具體的舉措。而該公司的策略在於,開闢電商渠道,並通過加大廣告投入,以央視、衛視為核心,贊助熱門的綜藝節目,打出“高端智慧廚電”的全新品牌定位。據記者了解,華帝已簽下黃曉明和Angelababy作為新的品牌形象代言人,以吸引年輕群體對華帝的品牌關注度。

  不過對於家電企業而言,品牌投入無疑是錦上添花,但核心競爭力的實質仍舊在於産品,而如今包括華帝在內,整個家電領域都認為新的風口在於智慧化産品。今年9月,華帝內部圍繞“高端智慧廚電”的概念進行了品牌升級,該公司的思路是,以高端智慧煙機為戰略品類切入,同時保持灶具品類的優勢,在此基礎上發展其他産品。算上當月推出的智慧語音控制高端煙機,目前華帝在智慧機上的技術探索還包括聚能燃燒技術、加熱自動洗、離子熄火保護。

  儘管智慧化是大勢所趨,但就目前廚衛市場整體的智慧化水準,其能否在短期內提振華帝的業績,尚未可知。劉步塵認為,儘管廠家都希望貼上智慧化的標簽,但並非所有家電産品都適合智慧化。廚電屬於功能性産品,使用場景單一且使用者和産品的物理距離很短,不需要遠端控制等智慧化功能,相反最看重功能上的人性化和便捷性,那麼對這類産品,智慧化的意義就不大。

  而廚電市場上,除了排名前兩位的老闆電器和方太電器,綜合性家電企業美的也在憑藉規模和資本優勢逼近。對於垂直類的華帝來説,美的這類巨頭是潛在的威脅。華帝的尷尬在於,純廚電企業的年銷售額受到市場空間限制難以突破百億,如果堅持專業做廚電,則難以提升規模,如果開闢新産品線,又可能因為不夠專注而失敗。在投資者關係平臺上,華帝高層方面表示,會繼續專注于廚電市場。劉步塵認為,對於華帝來説,選擇專業化是明智的道路,規模並非最重要的,相反如果能完成從功能性到藝術性的跨越,中國的垂直企業將迎來更大空間。(孫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