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級經區扶持政策加碼 三經濟帶細則漸落地

  • 發佈時間:2015-11-02 08:07: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助力區域經濟 國家級經開區謀轉型升級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動、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資源環境可承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我國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實現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未來會得到更多政策傾斜。目前,相關部門正制定多項措施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助力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的細則將逐步落地實施,帶動區域與全局經濟增長的力量將逐漸顯現。

  扶持政策料加碼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的示範區將成為國家重點培育的經濟區。加快出臺有關政策措施,有利於國家級經開區進一步發揮改革試驗田和開放排頭兵作用,也將有助於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國務院此前發佈的《關於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把國家級經開區建設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培育吸引外資新優勢的排頭兵。

  業內人士表示,為儘快發揮國家級經開區的功能,相關部門將加大對經開區的支援力度,例如支援符合條件的國家級經開區申報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

  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肖金成認為,當前,國家級經開區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空間較大。下一步,國家級經開區要以提質增效升級為核心,協調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優化産業結構和佈局。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有關部門正在制定相關政策支援國家級經開區的發展,包括修訂完善《國家級經開區綜合發展水準評價辦法》;對國家級經開區部分服務業領域開放;進一步下放審批許可權,支援國家級經開區外商投資等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允許符合條件且確有必要的國家級經開區申報擴區或調整區位等。

  三大經濟帶細則漸落地

  業內人士認為,“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三大經濟帶作為內需增長點的重大戰略部署,帶動區域與全局經濟增長的力量將顯現。

  國家統計局經濟景氣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大動力。長江經濟帶戰略、“一帶一路”戰略構想、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戰略目前大部分仍處於頂層設計階段,進入“十三五”後應逐步進入落實階段。

  這些大戰略影響是漸進的,可能需要用整個“十三五”來顯現效果。

  “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樊傑表示,“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作為對外開放和內需增長點的重大戰略部署,必將是“十三五”規劃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樊傑認為,“十三五”區域戰略核心是突出區域發展的差異性,特別強調協調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將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一個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區域戰略和規劃有助於促進區域經濟結構優化,擴大內需。通過更主動的對外開放和加快國內區域一體化有效融合,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探索新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

  推進區域經濟結構優化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成渝、中原、哈長等城市群。下一步,需要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強化城市群內部功能整合,提升城市群整體國際競爭力,同時加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順應城市群和經濟區相互耦合的趨勢,推進空間結構的優化。

  肖金成表示,應進一步加強對城市群、經濟帶和重點經濟區的規劃引導。“十三五”期間,應啟動若干重大區域規劃的編制工作,如編制城市群規劃和重點經濟區的規劃。編制黃河、淮河、松花江、遼河、漢江等流域的發展與合作規劃,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在市縣層面,編制多規合一的空間規劃,避免規劃之間的脫節和衝突,增強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在全國,構建上下一體相互銜接的空間規劃體系。全國性的空間規劃、區域性的空間規劃、市縣層面的空間規劃的編制工作應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重要任務。

  如何避免同質化問題是區域協調發展的任務之一。中國區域經濟協會秘書長陳耀表示,現在同質化在局部地區仍然存在,不過,行業方面的同質化在所難免。作為一個省來説,它的經濟結構要求相對比較完整,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綜合發展。進一步來説,要將區域的差異化發展和綜合發展結合起來。通過市場化等手段提高行業集中度,通過行業內的分工,産品的分工實現差異化發展,通過分工的細化還能進入到産業鏈不同環節。

  在注重差異化的同時,構建統一大市場也是關鍵。陳耀認為,各個區域之間的差距要控制在可控的範圍內,不能過大。要使各區域的比較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區域之間能夠形成分工合作的格局,而不是各地都是一個自生體系。區域地區之間要能夠消除壁壘,形成統一的市場,要素在各區域之間自由地流動。(記者 倪銘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