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巴格達遭遇罕見暴雨 多處房屋成"海景房"

  • 發佈時間:2015-10-31 08:3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28日晚遭遇罕見暴雨。無數居民一覺醒來,發現自己住的屋子成了“海景房”。多處城區被淹,積水深及膝部,交通幾近癱瘓。

  由於許多居民無法上班上學,伊拉克政府乾脆宣佈29日全國放假一天。

  伊拉克其他地區也發生洪水,一名幼童因被洪水沖走而喪生。

  【“直接坐船去歐洲”】

  這是巴格拉居民經歷一個又長又旱的夏天之後迎來的第一場大雨,但雨勢之猛烈超乎尋常。氣象部門發言人29日説,巴格達地區24小時內降雨量達54毫米。

  在巴格達的什葉派居民區“薩德爾城”,一些用於製冷的冰塊漂過積水的街道。

  有人在社交網路上開玩笑説,現在要當難民去歐洲簡單多了,“在巴格達找條船,它會直接帶你去希臘”。

  更多人開心不起來。在積水最深的一些街道,私家車主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愛車泡在水中。一些居民站在積水漫至大腿的路中央,一臉孤立無助。

  一段流傳于網際網路的視頻顯示,在當地一家醫院,醫護人員趟過齊膝深的積水去上班。在一些居民區,一些居民一整晚都在往屋外舀水,試圖阻擋混雜著雨水和下水道污水的洪水進屋。

  “別提傢俱了。我擔心會引發傳染病,”巴格達西北部居民艾哈邁德告訴法新社記者。

  【基礎設施落後】

  巴格達人口超過800萬,是阿拉伯國家第二大城市。然而,基礎設施十分落後,排水系統老化且不足,一直是老大難問題,成為這次嚴重內澇的重要原因。

  今年夏天,伊拉克爆發示威潮,抗議公共服務品質低下,尤其是氣溫達到50攝氏度時長期斷電。

  1991年海灣戰爭和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導致伊拉克電力、通信、供水、排水和醫療服務承受嚴重破壞,其間聯合國對伊拉克的制裁使重建困難重重。近年來一些基礎設施得到改善,但許多伊拉克人認為,腐敗是進展緩慢的最大阻礙。

  “既沒有基礎設施,也沒有改革,”薩德爾城居民穆亞德·阿裏説,“政客們承諾做一些事,卻什麼都沒做。”

  【難民受災最重】

  受暴雨和洪水傷害最深的是本就一無所有的難民。伊拉克境內現有300多萬因戰火而流離失所的伊拉克籍和敘利亞籍難民。

  裹著泥漿的洪水沖毀了難民居住的帳篷營地。在巴格達以西的阿姆裏耶特費盧傑鎮,500頂帳篷被沖毀,大約1000戶難民家庭只能到清真寺和學校避難。

  “人們嚇壞了,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居住的帳篷被沖走,消失在泥流中,”當地官員沙克爾·伊薩維告訴法新社記者。

  在巴格達以北大約220公里處圖茲胡爾馬圖附近的一處難民營,一名3歲女童被洪水沖走,最終被證實喪生。

  在巴格達以南的尤斯菲亞鎮,積水深及膝部,難民帳篷裏的被褥和其他物品都泡在了水中。“我們的傢具都進水了,”10歲的馬拉克·薩阿德説,“我們要回家。我要讀書,我受不了住在帳篷裏。我要回家,跟我的朋友一起玩。”

  氣象部門預計,30日至下周還會有更多雷雨天氣,“從週一(11月2日)開始,天氣可能比現在更糟糕,會持續3天”。 胡若愚(特稿·新華國際客戶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