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濟南煉化VOC回收率達99%

  • 發佈時間:2015-10-31 06:36:00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左豐岐 劉佳 報道

  本報濟南訊 “我們創新改進橡膠充氣密封球囊,提高了密封效果,配合油氣收集和回收裝置,實現了裝車環節的油氣的高效回收,回收率達到99%以上。”10月28日,中石化濟南煉化分公司運銷部負責人表示。據介紹,此裝置為濟南市政府治理VOC污染的重點項目,總投資近千萬元,包括了油氣收集和油氣回收兩大部分,主要用於回收汽車、化工輕油裝車過程中産生的油氣,實現全密閉裝車,減少VOC外泄和排放。

  VOC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作為四大總體污染物之一,其與氮氧化物在陽光照射下發生化學反應産生臭氧,是PM2.5及光化學污染的重要成因。不過,VOC治理相對脫硫、脫硝等起步較晚,2010年才首次列入大氣污染防治範圍。當環境中的VOC達到一定濃度時,短時間內人們會感到頭痛、噁心、嘔吐、乏力等,嚴重時會出現抽搐、昏迷,並會傷害到人的肝臟、腎臟、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記憶力減退等嚴重後果。

  據濟南煉化公司生産運作部門負責人介紹,濟南煉化作為石化企業從原料進廠、生産加工、成品油外輸多數在密封的管道及容器內進行,僅有部分成品油通過火車和汽車外運時,在其裝車過程中會産生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外泄。這也成為濟南煉化重點攻克的難關。

  近年來,濟南煉化實施“碧水藍天”行動,已經進行了煙氣排放裝置的脫硫、脫硝改造,並達到或超過了國家要求的排放指標。在此基礎上,濟南煉化把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異味”治理作為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打造城市型煉廠的重要舉措,抓住裝車系統、輕油管線、氣體管線等重點環節,強化VOC和異味治理。

  “經過幾個月的試用和檢測,這一裝置運作狀況良好,密封效果顯著,回收裝置出口油氣濃度遠低於0.05%的國家標準,揮發性有機物回收率達99%以上,基本杜絕了裝車環節的油氣的揮發與跑損。”濟南煉化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裝置上月就回收了10余噸油品,生産現場也聞不到異味。

  採訪過程中,我們拿出了自帶的攜帶型PM2.5檢測儀,當場檢測了濟南煉化生産廠區內的PM2.5,儀器顯示的數值為“98”;查詢濟南氣象臺發佈的實時PM2.5為107,輕度污染。

  此外,針對生産過程可能出現的“跑冒滴漏”造成的污染,濟南煉化從今年3月份起正式啟動設備與管閥件泄漏檢測與維修(LDAR),在對輕油和氣體管線閥、泵、壓縮機、法蘭相關資訊進行採集,納入數據庫統一管理的基礎上,組織專業人員,用攜帶型有機氣體分析儀定期檢測所有輕油和氣體管線上的設備和管閥件,儀器讀數超過泄漏標準,立即組織修復。

  截至10月27日,濟南煉化已經完成32套生産裝置中24套主要裝置23萬個密封點的泄漏檢測,預計11月初可以完成所有裝置密封點首輪檢測,維修和堵漏相繼展開。通過此項活動,發現了一些日常巡檢難以發現的泄漏點,通過維修和復檢,消除物料泄漏,既凈化了環境,又消除了安全隱患,取得了安全環保雙重效益。隨著該項工作的推進和完成,濟南煉化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將大幅減少。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