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企年底發債潮來襲 成本降低

  • 發佈時間:2015-10-30 08:00: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潘秀林 製圖 吳尚楠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由於海外融資受限,臨近年底,房企正密集發行一輪公司債。據中原地産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10月前20天,已有12家房地産企業發行內地公司債或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額達到了470億元,至此,年內已有超過60家上市房企(包括港股)在內地發債融資額高達1700億元以上,而去年全年僅有235億元。

  密集發債潮

  繼年中發行200億元公司債券後,恒大地産又于10月15日成功發行200億元的非公開公司債券,創國內私募債最大發行規模紀錄。

  泰禾集團也在10月16日收盤後發佈公告,鋻於前次非公開發行的50億元公司債券已募集完畢,擬再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0億元公司債券和公開發行不超過45億元公司債券,合計擬再募集資金105億元,用於償還金融機構借款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10月19日,遠洋地産發佈關於第二期公司債券的公告,第二期公司債券于2015年10月19日或前後發行,債券發行總規模為人民幣50億元;10月18日,金地集團公告稱,公司2015年(第一期)公司債發行工作已于10月16日結束,實際發行規模為人民幣30億元。中駿置業也獲證監會批准發行不逾35億元公司債。

  此外,榮盛、北京城建華夏幸福、旭輝、金隅等多家知名房企均加入到公司債發行的大軍之中。

  據中原地産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年內已經有超過60家上市房企(包括港股)在內地通過公司債融資預期融資高達1700億元以上,而在2014年全年只有15家融資成功,金額也只有235億元。

  成本降低

  境外融資難度加大,是境內融資大漲的主要原因之一。

  據中原地産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5月創年內新高後,房企海外融資難度開始加大。6月市場合計融資美元33.25億,相比5月的65.1億美元,下調幅度達到了48.9%,7月房企融資額度繼續下調到了21.45億美元,前7月房企合計海外融資僅183.1億美元,同比2014年同期431.54億跌幅達到了57.6%。

  “對於房地産行業來説,整體進入新常態後,特別是在人民幣弱勢的情況下,海外融資的難度與風險都明顯增加。”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如是説。

  此外,從政策層面看,國內融資渠道審批的寬鬆程度在增加,對於房企來説,公司債的目前平均融資票面成本在4%,相比其他融資渠道,成本明顯降低。“由於大部分房企發債目的為拿新還舊,以降低資金成本,在這樣的背景下,預計房地産市場未來發債規模還將繼續擴大。”張大偉説。

  另外,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初《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的頒布,全面推進了交易所公司債的發展進程,也是新公司債發行井噴的重要原因。

  看好未來市場

  除了發債,信貸、定增等手段也是年底房企融資的主要形式。

  10月14日,據外媒消息,繼今年上半年獲得4億歐元雙邊貸款後,萬達集團正尋求一筆3億歐元(3.41億美元)一年期銀團貸款。該筆貸款將用於收購瑞士盈方體育傳媒集團。據了解,法國興業銀行為該筆一年期子彈式貸款的獨家牽頭行兼簿記行,貸款利率較歐元銀行間拆放款利率(Euribor)加碼135個基點。

  “應該説房企的資金面是有不斷改善的趨勢,這和今年信貸政策總體寬鬆、房企積極去庫存帶來的銷售回款增加等態勢有關係”,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所以整體上看,目前大規模融資背後實際上反映了房企對於未來市場的繼續看好。

  公司債發行規模開始增加,表明房企希望通過期限較長的融資模式,為新一輪房地産投資週期的到來做準備,這種模式總體上比較成熟,但設定的條件也相對苛刻。信貸依然是一種傳統的、主流的融資模式;而定向增發應該是目前房企最青睞的一種模式,能夠促使房企新的大型項目快速運轉,當然能否成功也要看投資者是否對房企後續戰略擴張持認同的態度。

  京華時報記者潘秀林 京華時報製圖 吳尚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