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高效初心不變
- 發佈時間:2015-10-28 08:31:07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胡立剛
上海農業發展歷程中有兩個轉型里程碑,一個是從農區農業到城郊農業,另一個是上世紀末提出的從城郊農業轉型為都市農業,而後一個轉型,邁出了農業從傳統走向生態高效的步伐。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新觀念、新措施、新事物不斷涌現,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自1995年1月誕生那天開始,就被賦予了推廣農業科技推動農業轉型發展的使命。
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朱建華回顧這20年的發展認為:中心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影響力,是中心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如今,中國農業又一次迎來轉型新時代,中心雖然面對的是方寸天地,但通過科技推廣服務實現農業生態高效初心絕不會變。
圍繞都市農業茁壯成長
順應都市農業發展需求,水稻從高産優質轉為優質高産,蔬菜品種要多,還得保障夏淡、冬淡的供給,這些無疑是上海市農技推廣中心的分內工作。
為了實現高産和品質雙豐收,上海水稻每5年週期性更換品種,麥子每8-10年更新品種,油菜每6-8年更新一次。這樣的更新頻率,離不開農技推廣服務部門的辛勤耕耘。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心”先後引進、篩選、推廣了一批西甜瓜、草莓、優質脆肉型哈密瓜等經濟作物優新品種,因為這些技術的全面推廣,上海形成了一年四季有地産瓜果的新局面。
“因為都市農業的發展,上海市民是幸運的,農民也是幸運的,我作為中心的一員,通過這個平臺為都市農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也很幸運。”做了30多年農技推廣工作的茅國芳研究員回憶中心這20年來的發展,用了三個“幸運”。
茅國芳所指的市民的幸運,顯然不只是單指一年四季有瓜果吃,冬淡、夏淡本地青菜不缺,更重要的是品質安全有保障。
“中心”早在1995年就通過國家計量認證和部級機構認可,成立了農業部農藥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上海),2000年進一步通過了“農藥殘留”實驗室的擴項評審,2009年,率先全面開啟蔬菜生産品質可追溯制度建設。
茅國芳所指的農民是幸運的,自然不是單指上海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始終處於全國領先,他指的是在農業科技的不斷推廣之下,在提高農民機械化程度的同時,中心為了農民的利益不斷追求機械化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自2010年起,上海為加速推進水稻機械化種植水準,積極引進和研製水稻機械化直播(穴播、條播)栽培技術,歷經3年試驗示範,2014年應用面積達到27萬畝。單這一項技術的推廣,就為100畝規模的家庭農場主節約成本2萬多元。
茅國芳講到自身的幸運,記者在採訪中深有體會。在中心這個平臺上,單單稻麥研究人員就先後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一二三等獎共計8次,獲得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等獎各一次。上海市水稻産業體系首席專家陸崢嶸現在是市農委種植業辦主任,而他就是中心上一任主任,西甜瓜産業體系首席專家則是農技推廣中心園藝科科長范紅偉。
顯然,在這個平臺上,團隊的事業與個人的成長得到了很好的平衡,難怪茅國芳會感慨自己的幸運了。
推廣農業新技術,探索生態保護新路徑
早在農業部提出“一控二減三基本”的生態環保戰略之前,上海就開啟了連續五輪“生態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綠色防控、“三三制”茬口模式等措施相繼展開,這既體現了上海對農業資源、環境生態保護的重視,也反映了上海的形勢所迫。
2001年,上海成立“上海市農藥新品種推薦委員會”,制訂了《上海市農藥新品種推薦暫行辦法》,“中心”率先在全國開展了農藥使用更科學、農藥品種結構不斷優化的行動,使得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農藥成為上海農業生産中的用藥主流。
截至2014年底,糧油作物推薦農藥覆蓋率達90%以上,蔬菜作物推薦農藥佔整個防治用藥的近70%,中高毒農藥佔使用農藥總量比重由上世紀90年代的55%以上逐步降低為10.8%,高毒農藥全部停止使用。
即便如此,因為保供給的艱巨性,化學農藥使用總量雖然從全國平均的3倍下降到1.37倍,依然任重道遠。
與此同時,為了實施土壤保護,先後建立500個耕地地力監測點和農戶投肥調查點,100個土壤和農産品重金屬監測點,開展50個田間肥效監測。
10年來,上海化肥使用強度減少了20%以上,但是,上海的農業化肥利用率仍只有30%左右,上海農技推廣中心的任務還十分艱巨。
2015年4月,以“水肥一體、健康農業”為主題的全國園藝作物水肥一體化和水溶肥技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記者在會議期間感受到來自全國各地參會人員對上海舉辦這次活動的讚譽之情,而通過採訪得知,作為主辦方,上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再一次用行動表明瞭自己的態度:推廣應用新技術,走在農業高效生態新時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