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蜈蚣變身“軟黃金”

  • 發佈時間:2015-10-28 04:29:36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記者 葉 暉 縣委報道組 林苗苗 通訊員 柯麗娜 陳誠) 三門縣浦壩港鎮的農戶通過人工養殖,將海蜈蚣搖身變成“軟黃金”,逐漸打開了新的致富門路。

  海蜈蚣,是沙蠶的俗稱,它不僅營養價值高,可以做成美食,而且還有著“萬能魚餌”之稱,頗受日本及歐洲市場的歡迎。日前,記者來到當地永加沙蠶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只見一排排格子形狀、裝有海泥的水泥池子整齊地排列著,不少工人正穿著筒靴在趕工,熟練地從泥裏挖出一條條紅色海蜈蚣,然後快速地扔進一旁的水桶裏。

  合作社負責人王加法介紹,通過幾年的摸索,已積累了一套養殖竅門。沙蠶生長在海泥裏,平時所食的是南美白對蝦通用的飼料,但其對溫度卻格外敏感。“我們一般會把沙蠶放在泡沫箱裏,再在縫隙裏塞上冰塊,讓溫度保持在10℃至15℃之間。由於沙蠶容易因煩躁而互咬,低溫是為了防止互咬。”王加法説。

  沙蠶的生長沒有季節限制,後期成本也相對較低,平均一個月就能長成出售。該合作社的大部分沙蠶都銷往日本、澳洲等地,不僅讓養殖戶嘗到了甜頭,也給附近不少村民提供了賺錢的機會。“我今年60多歲了,在家沒事做,每月就來這裡挖十幾天沙蠶,也能賺個千把塊錢,可以買菜貼補家用。”該鎮丁山腳村的陳金女説,像她一樣在這裡挖洗沙蠶的大多是附近的村民。

  該合作社有40多畝土地,共建了700多口養殖池,平均每畝年産1至1.5噸,以目前市價每公斤60元計算,年收益能達300多萬元。王加法合作社效益這麼好,讓該鎮不少農戶動了心,也紛紛跟著養起了海蜈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