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進口下滑“喜憂並存”

  • 發佈時間:2015-10-28 04:29:35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新華社廣州10月27日電

  記者 王攀 武衛紅

  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我國前三季度進出口總值17.8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9%。其中,出口10.24萬億元,下降1.8%;進口7.63萬億元,下降15.1%。從數據看,進口顯然成為“拖累”外貿整體下降的主要原因。

  “從前8個月的數據看,進口下跌主要是價格下跌造成的,同期全國進口的原油、煤炭、鐵礦砂等大宗原材料商品總量增長了2.2%,説明我國經濟運作情況總體是平穩的。”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説。

  同樣的情況也體現在鐵礦砂、煤炭、成品油、鋼材、銅礦砂等大宗商品上。銅礦砂進口812萬噸,增長11.4%,但平均單價減少16.0%,總額下降了6.4%;鐵礦石進口總量61299萬噸,只減少0.2%,但由於平均單價減少43.3%,總額降幅達到43.4%。

  但目前我國仍然在先進技術和産品進口上保持旺盛需求,“這是國家進口戰略的重要體現,同時也表明國內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轉型都具備強勁的後續動力。”白雪峰説。

  近年來,廣交會形成了分兩期舉辦進口展的商業模式。來自市場的反饋顯示,和以機電為主的一期進口展相比,以百姓直接需求的食品、日用品等為主的二期進口展顯然更受國內外參展企業的歡迎。

  進口兩大巨頭五礦化工和機電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到年底,進口數量仍將保持平穩,但是進口價格難有反彈。

  那麼,進口下滑會對我國經濟産生怎樣的影響?來自企業的回答是“喜憂並存”。

  喜的是,因進口原料價格的下滑直接減少了成本支出,對於減輕企業負擔和産業調整有利。江蘇春蘭空調進出口公司總經理高元甲説,單就製造環節來説,原料價格的下跌對企業是明顯利好;同時也有利於我國在重點領域增加進口儲備、更好的實現對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的綜合利用。

  但這種下滑也有負面效應。一些外貿企業向記者反映,首先憂慮的是進口價格下調帶來的是出口價格也隨之不振,尤其是那些缺乏自主品牌和技術優勢的“大路貨”産品,價格也隨之“一落千丈”。其次由於大宗原料商品價格下行趨勢仍難改變,全球市場的通縮風險顯著加大。“以前很多財大氣粗的市場變得囊中羞澀,特別是一些資源型國家和地區,需求急劇萎縮,出口前景不容樂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