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消費金融成中國經濟轉型“助推器”

  • 發佈時間:2015-10-27 20:3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電 (夏賓)自今年6月中國政府送上“大禮包”,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由此前16個城市擴大至全國後,方興未艾的中國消費金融成為關注焦點。

  以“規範發展、持續創新”為主題的2015中國消費金融論壇27日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論壇上表示,消費金融是中國經濟轉型的助推器。

  中國經濟轉型體現在重視並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而李稻葵指出,消費金融對於促進消費,提振內需有正面作用。

  論壇上發佈的《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則直接闡明瞭兩者關係,消費信貸的發展與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在基本趨勢上是高度一致的,並成為促動後者加速進行的重要動源。

  消費金融本身的發展正進入“高速路”。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表示,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潛力巨大。艾瑞諮詢的數據亦印證其觀點,2014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達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4.7%,並預計2014-2017年其規模依然將維持20%以上的複合增長率,2017年或將超過27萬億元。

  市場潛力巨大,應如何發展?李稻葵認為,中國消費金融需要政府、企業全方位創新發展,“未來五年的金融創新改革將與實體經濟相結合,而消費金融的創新就包括其中”。

  他提出,政府監管的創新可從放開消費金融利率上限“試點”開始。“可以選取若干地區和若干産品,比如手機和電腦,適當放開消費金融利率的上限。”李稻葵強調,以此來觀察中國消費者的金融理性,測試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的風控能力;同時,局部試驗也不會帶來全局性和系統性的風險。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王紅領亦對政府監管的利率上限提出建議。他認為應堅持市場配置資源,政府只要做好規則監督者,“利率到底該多少,就交給市場去決定”。

  至於消費金融企業的創新,“場景”一詞在論壇上被頻繁提及。中國銀監會非銀部副主任毛宛苑指出,消費金融公司應從創新角度進行差異化和特色化運營,場景化消費日益明顯,應不斷挖掘。

  “基於消費場景的拓展是消費金融公司創新的主題”,北京銀行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耀璋給出了更加明確的方向。他認為,電商行業的消費金融已成主流,教育和旅遊領域則剛剛興起,尚未形成規模,而醫療和汽車配套服務領域的消費金融亟待挖掘。

  從整個行業來説,李稻葵認為“個人破産”制度提上議程是對消費金融未來發展的保障。“個人破産”制度可為消費者提供保障和緩衝餘地,不至於在因客觀經濟環境因素而導致暫時無法還款的情況下被“逼上死路”。(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