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參與者幾乎都“賠了夫人又折兵”

  • 發佈時間:2015-10-27 09:32:34  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首席記者 江海

  “距離我零元購買蘋果手機只差3999元了”“已經有50位親友幫我砍價了!你也來幫忙啊!”看到這類字樣的連結,您是不是覺得很眼熟?經過了“點讚潮”“紅包潮”之後,近期許多市民的朋友圈又迎來了“砍價潮”,從幾千元的手機到上萬元的雙開門冰箱,甚至十幾萬元的車,商家都以“邀請朋友在連結頁面中幫忙砍價即可獲得優惠”為噱頭,進行病毒式行銷。然而,朋友圈裏砍價真的靠譜嗎?

  朋友圈“砍價潮”洶湧

  “我距離免費拿蘋果手機就剩3999元了,大家來幫忙啊!”15天前,市民林女士在自己的朋友圈及所有的微信群裏發佈了這樣一條消息,發動朋友們幫忙“砍價”,以便贏取免費獲得蘋果手機的機會。根據林女士提供的連結,記者點擊進入一個網址,立即出現“幫忙砍價”的頁面。根據活動規則,只要有人點擊一次,就能幫林女士“砍”掉20元到50元不等的價格。只要人數夠多,林女士就可以免費拿到這部手機。

  林女士到處求助,朋友們也賣力幫助,經過2天的“砍價”,最終蘋果手機被砍到了0元。林女士興高采烈地準備領取手機了,她點擊了領取按鈕,網站提示要先提交個人資訊,包括身份證、電話、銀行卡、家庭地址等。林女士一一按要求提交,然後開始等待,不想10多天過去了,蘋果手機還是沒有蹤影。這幾天,她每天都瘋狂地刷新“砍價”頁面,但該網頁已經無法顯示。

  林女士的遭遇實際上非常典型。記者調查發現,今年初開始,“幫我砍價”之類的連結忽然大量集中出現,許多消費者都收到過朋友發來的微信“砍價”請求,很多人經不起誘惑也加入其中。然後絕大多數人發現,自己費盡力氣將商品砍到0元或者低價,到最後均無法領取。

  “砍價”的背後是騙財騙資訊

  “這種活動最近太多了,開始可能真的是一些商家的促銷手段,但慢慢就變味了。”省電子商務協會人士表示,起初微信上幫忙朋友“砍價”的方式比較新穎,0元領取商品也是一個很好的噱頭。很多人會出於友情或者好奇,幫朋友砍一把,由此也造成其在朋友圈內廣泛傳播。因為只需要一個頁面即可獲得大量轉發,這幫助商家用最少的成本達到了最大的擴散效果,因此這已經成為一些商家圈粉的模式。

  但現在更多的不法商家發起這種活動是為了“吸粉”,也就是增加粉絲數量。記者發現,很多微信行銷託管公司的微信第三方軟體中都可以設置包括“砍價”在內的多種“微場景”,微信公眾號通過該軟體就可發起“微信砍價”活動,設置關注公眾號才能參與砍價,以此“吸粉”。如果不希望送出太多産品,就手動在後臺設置限制條件,如砍價次數、最高砍價額度等,有時候一次性“吸粉”幾萬人,但實際上一台電風扇都不送。此外,更有不法分子將朋友圈的嵌入式廣告連結至釣魚網站,通過免費領取商品來騙取消費者的個人資訊,讓市民蒙受錢財損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