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未來15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4萬平方公里——水利部水保司負責人解讀《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

  • 發佈時間:2015-10-26 14:54: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國務院批復同意《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當前我國水土流失情況如何?規劃明確了哪些目標和重點項目?如何確保規劃順利實施?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長劉震就規劃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解讀。

  劉震介紹,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我國現有水土流失面積294.91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30.72%。目前,全國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積已達到107萬平方公里,累計綜合治理小流域7萬多條,實施封育保護80多萬平方公里。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累計有38萬個生産建設項目制定並實施了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水土流失面積超過15萬平方公里。

  2011年5月,水利部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農業部、林業局等部門,啟動《全國水土保持規劃》編制工作。規劃的實施對於加快水土流失防治、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將産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介紹我國水土流失防治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任務時,劉震説,規劃確定的近期目標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全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2萬平方公里,其中新增水蝕治理面積29萬平方公里,年均減少土壤流失量8億噸。遠期目標是:到2030年,建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全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94萬平方公里,其中新增水蝕治理面積86萬平方公里,年均減少土壤流失量15億噸。

  在問及規劃確定了哪些水土流失治理重點地區和治理項目時,劉震介紹:規劃依法劃分了23個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17個重點治理區,並以此為基礎,以最急需保護、最需要治理的區域為重點,擬定了一批重點預防和重點治理項目。

  重點預防項目包括:重要江河源頭區水土保持預防項目,涉及長江、黃河、淮河等32條江河的源頭區,以封育保護和生態修復為主,輔以綜合治理,以治理促保護,控制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養能力,構築生態屏障。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預防項目,涉及丹江口庫區、密雲水庫等87個重要水源地,通過封育保護、小流域綜合治理、清潔小流域建設及濱河(湖、庫)植物保護帶和濕地建設,形成以水源涵養林為主的防護體系,以減少入河(湖、庫)的泥沙及面源污染物,確保源頭活水,維護水質安全。水蝕風蝕交錯區水土保持預防項目,涉及北方農牧交錯和黃泛平原風沙地區,實施大面積封禁治理和管護,保護現有植被和草場,加強農田防護林建設,增強防風固沙功能,輔以坡耕地、侵蝕溝道、沙化土地治理,達到減少風沙危害、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區域農牧業生産的目的。

  重點治理項目包括重點區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侵蝕溝綜合治理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示範區建設等項目。

  劉震説,規劃的落地實施還需要採取以下措施予以保障:加強組織領導,推動各級政府把水土保持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具體實踐,切實落實規劃目標任務。健全法規體系,嚴格執行水土保持有關法律法規,完成配套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修訂工作。加大投入力度,發揮各級政府主導作用,逐步建立並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適應的水土保持投入機制。同時,要創新體制機制,建立地方各級政府水土保持目標責任制和考核獎懲制度,健全責任落實情況的監測評估體系。大力鼓勵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參與水土流失治理。依靠科技進步,提升水土保持科技貢獻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