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雙11”天貓宣稱進口産品預售量超過100萬件

  • 發佈時間:2015-10-26 13:58:0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貓把今年“雙11”主題確定為“全球購”,並稱目前進口産品的預售量已超過100萬件。其他電商的參戰情況也顯示,進口消費著實火爆,不論是美國的堅果、德國的餅乾、澳洲的龍蝦還是南韓的化粧品,任何一項都可能成為“雙11”的爆品。

  但熱鬧背後也暴露出全球購的“雙刃劍”屬性:一是本土産品遭遇巨大挑戰,二是海外産品也可能“水土不服”。

  本土産品轉型壓力增大

  在全球購中人氣最高的産品,大多為快消品——食品生鮮、母嬰玩具、美容護理等。來自海外市場直供産品的增加,令本土生産的這類快消品銷售壓力巨大。

  快消品網發佈報告顯示,受電商衝擊,本土快消品在傳統渠道銷售狀況已不理想,尤其在大賣場這一線下主渠道的銷售增長率驟減一半。快消品網對天貓商超、1號店、京東商城、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等10家主要B2C電商長期跟蹤監測發現,境外“海淘熱”已促使海外母嬰産品成為最受本土消費者歡迎的品類之一。如果本土生産的母嬰産品不上網,可能根本不能觸及目標消費者。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快消品網上銷售額只佔全網所有商品總額3%至4%,遠低於網上零售所佔社零總市場10%的比例。可見,不論是外部環境推動還是自我發展需要,本土産品都有必要加速拓展網上銷售渠道。

  “外來和尚”要念本地經

  不過,全球購或跨境電商也不是高人氣、高銷售額的保證。不少生産企業提及,隨著中國消費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觸和購買到進口産品,他們對品質、價格等提出了新要求。盲目引入進口産品,市場反響未必理想。

  億滋中國總裁馬儒超告訴記者,雖然奧利奧、趣多多、閒趣等多個品牌進入中國時日已久,但對“在中國生産相關産品還是直接引入外國産品”這一問題仍需謹慎對待。最近,億滋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焙朗”早餐餅,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銷售,但最終選擇本土生産並調整了部分原料,“因為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和海外消費者不同。”

  馬儒超認為,電商催熱全球購,但“外來和尚”仍得學會念本地經。首先,要確保中國消費者對進口産品有接受度或可能培養消費習慣。其次,要評判直接進口的産品是否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最後,要有高性價比的銷售方式。

  要會“買”更要能“賣”

  中國消費者“買買買”的熱情,讓越來越多國家願意通過跨境電商向中國市場輸入産品。但谷歌出口業務總經理黃秀蘭認為,跨境電商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中國本土産品也要借助跨境電商的熱潮“賣”出去。

  她認為,眼下,跨國電商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歐美等市場,未來的競爭格局會大不同。在零售電商領域,亞太區銷售額現已超越美國和歐洲,位居全球第一;拉丁美洲、中東等區域的增長率將在2020年達到30%,是美國和歐洲的兩倍。在此背景下,“中國生産”有必要把握機遇,但“中國生産”要變一變以前的“賣白牌”方式,因為跨境電商的下一個十年將進入品牌之爭。她覺得,跨境電商讓很多小而美的品牌得以在市場嶄露頭角,很多“中國生産”也不妨從小處著手參與全球競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