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鹽鹼地上種水稻

  • 發佈時間:2015-10-26 08:31:1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見習記者申相磊裴遜琦高雅張健楠

  日前,在山東省壽光市雙王城牛頭村,一片金燦燦的水稻田格外顯眼。

  這裡距離渤海灣30多公里,地下滷水鹽度高,土壤鹽鹼化嚴重。種小麥畝産七八百斤,土地固結很普遍。種棉花成了當地選擇,棉花耐旱,生命力強,可以在緊結的土壤中生長,而且一年很少澆水,靠天就可以,畝産400斤。

  在這塊硬邦邦的土地上,馬秀謙咋就種出了水稻?

  馬秀謙説:“俺們村有個優勢,毗鄰五條河流匯集的洰淀湖,還有彌河水、南水北調也要經過,水量豐富。”2013年,他搞建築的兒子尋求轉行,看準了糧食種植。北方種水稻,還是在鹽鹼地上,當時村民都覺得是天方夜譚。2013年請了省農科院、省水稻研究所的專家來檢驗土質,給出結果,該地雖然是鹽鹼地,但是不是特別嚴重,可以種植水稻。

  得知這一結果,他一家都樂了。開始試種了15畝,用的種子是“徐稻5號”。當年畝産1200斤,基本都送人了。大家普遍反映好吃。

  第二年試驗了7個水稻品種,總共600畝。4月20號左右育苗,這時候北方天氣還比較冷,育苗的時候需要用竹子撐起小拱棚,用薄膜蓋好,以防凍壞苗子。到5月23號左右,苗子長成,開始插秧。插秧前幾天要給田灌水。“這裡需要注意,首先不用先直接將水往田裏灌,而是往邊上的水溝灌水。”馬秀謙解釋:“因為這裡是鹽鹼地,水下滲厲害。水溝深1米多,當水溝中的水不再下滲的時候,把糞肥灑到田裏,再往田地裏面灌。”

  這一年取得豐收,平均畝産1200斤,出米率69%。馬秀謙説:“銷售的時候,買的多的話是每斤8元,散買的話是每斤10元。有一位客人,白天買了一袋,晚上來要了一噸。”

  今年是第三年,經過去年試驗,今年600畝都種了“華粳8號”,這米硬度大,耐煮,粘度高,受顧客歡迎。從去年開始,馬秀謙試驗搞立體農業,在稻田裏面養殖鴨子、草魚蝦蟹泥鰍,一地多收。去年試驗産了14000斤魚,魚個大肉鮮,健康天然,打撈當天就賣完了。今年準備大面積養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