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同是養蠶戶,緣何效益兩重天

  • 發佈時間:2015-10-26 07:32:39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1元、27元、22元……中秋過後,江蘇多地秋繭價格大跳水,有的跌至近6年來的最低谷。蠶農躊躇不安:蠶還能養嗎?該怎麼養?

  頻繁波動的價格影響著蠶農的積極性,也加速了行業變遷:江蘇現有桑園不足70萬畝,而1994年曾達370萬畝;今年主渠道發蠶種108萬張,比去年下降17%。今年國際市場低迷,高、低檔絲每噸價格分別下跌3萬元、7萬元,江蘇出口一降再降。困境中的江蘇蠶桑業,能否破繭重生?

  繭價暴跌蠶農收入縮水

  19日中午,射陽縣特庸鎮王村,58歲的尹佩瑚仍在田裏打桑葉,家中晚秋蠶正等著吃桑葉。一週前,收了600公斤中秋繭的老尹滿懷喜悅,跑到繭站心卻透涼:“31塊6!收成上來價又降了,去年這時還能守住40塊。”近幾年坐上“滑梯”的繭價讓老尹揪心。栽桑養蠶20多年,8畝桑園,最好年景能掙六七萬元,現在刨去蠶種、肥料、農藥、人工等成本,只能勉強掙到3萬多元。

  尹佩瑚鬱悶,啟東市南陽鎮小沙塘村陸振祥更窩火:“200多公斤繭,只換回5500塊錢,我賣的還是27塊錢的‘高價’,別人品質次點的只有22塊! ”

  2010年,全省蠶繭價格平均每公斤36元。其後一直處於上升階段,2013年達49元。近兩年則一路下跌,去年滑到40元。今年價格跳水嚴重,除東臺富安外,各地價格均在30元上下,啟東等地最低價僅有22元。

  “年年降價,蠶農哪有積極性?伐桑年年有,就是硬扛著的500多戶,也是有一搭沒一搭養。”啟東市蠶桑站站長周建輝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啟東是江蘇的養蠶冠軍市,桑園穩定在7萬畝,現在只剩4000畝。這次“跌破頭”的除了啟東,通州、如皋等地也是“2字頭”,掉到底了。

  面對農戶“還能不能養蠶”的疑問,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研究員沈中元一句“難以預測”無異於一盆冷水:相比浙江、廣西等省份,今年江蘇蠶繭更為豐收,但繭價下跌厲害。這些年,東桑西移,廣西、雲南、四川快速崛起,桑園規模佔全國前三。彼長此消,與浙江一樣,江蘇逐年萎縮,前幾年是以5%的速度下滑,這兩年跌幅超20%。目前,江蘇蠶繭産量只佔全國10%。江蘇一些企業把目光投向西部,如南通、如皋等地的絲綢公司遠赴雲南,利用那裏的土地和勞動力資源,開拓新的蠶桑基地。

  養蠶機械化程度不足20%

  “太辛苦!蠶大眠前,外面就是下刀子,也得去打桑葉。”東臺市安豐鎮新榆村吳錫芳養蠶30多年,滿手老繭,“骨頭都散架了”。去年春蠶得病,老倆口白忙一季。即便這樣,當兒子吵著要砍掉3畝桑樹時,她又捨不得。

  栽桑養蠶,小型機器並不少。在東臺蠶農家,切桑機、伐條機被丟在墻角。“關鍵要實用。”去年,崔成根買了臺電動伐條機,背著五六斤重,用時要從電動車上接電,電線拉到田裏只有50米。“省力不省工,也不順手,第二天我就退了貨。”

  “人工採葉、採繭費工費力,傳統桑蠶生産機械化程度不足20%,已成為制約産業發展的一大瓶頸。”省蠶種所副所長周成偉分析,與種植稻麥相比,養蠶季節性強,設備利用率低,市場小,而研發投入多,觸不到研發機構和企業的“興奮點”。放眼國際市場,同樣未見驚喜:一款義大利品牌的伐條機,2萬多元一台,進口刀片卻拼不過桑枝的韌性,一用就斷。栽桑養蠶生産模式亟待顛覆性改革,我省正加快實施“農業三新工程”“科技入戶”等項目,在蠶桑新機械、新技術的研發推廣上加大投入,鼓勵更多研發機構涉足,加速新技術普及。

  “有機器我也捨不得買,更不會用。”65歲的吳錫芳喃喃道。省蠶種所副總農藝師許明芬説:“老齡化既阻礙新品種、新技術推廣,也影響了産業發展的後勁。蠶桑業要吸引年輕人並非無解,關鍵要做大規模效益。”

  留得桑園在,好絲不愁沒人買

  “富安多高?43塊!”繭價走低讓尹佩瑚原本“要砍樹”,但此時心又癢了。

  在富安鎮西場村,崔成根正是老尹所羨慕的人。中秋後,他683公斤秋繭賣了近3萬元。“一畝桑園年收入8000塊還出頭,是種糧的4倍,誰還砍樹?”

  同樣豐産,崔成根能豐收,緣于龍頭企業——全球為數不多能生産6A級以上高檔絲的富安繭絲綢股份有限公司給力。“這次繭價全國最高。”東臺市蠶桑中心副主任賁坤傑説,東臺是全國屈指可數的高檔絲産地,全球50%的高檔絲出自東臺。富安以公司+農戶模式,與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為確保3萬訂單蠶農的利益,公司實行保護價收購,並拿出利潤的30%反哺。

  “江蘇繭絲在全國品質最好,所以必須保護蠶農利益。”在富安繭絲綢公司董事長盧克松看來,世界經濟不景氣,絲綢原料生絲受衝擊不可避免。如今國外選用棉紗、麻類等替代品,繭絲綢出口下降50%。但是,在低端市場過剩的情況下,高端市場仍供不應求。“身處市場制高點,我們只有穩桑才能穩住高端市場。”

  “穩住市場並不容易。1996年,繭價腰斬,江蘇毀桑近一半;2008年繭價跳水,産量下降25%;去年蠶繭量5.98萬噸,較2006年減少50%。”周成偉憂心如焚:蠶桑業已走到能否持續的節骨眼上,現在全省就靠東臺、海安、射陽等地苦苦支撐著。“不過,江蘇經濟基礎好,工業底子厚,本地蠶繭60%被加工成絲綢産品,繭絲綢産業鏈完整。加上平原優勢,江蘇能産6A級高檔絲的不二地位無人能撼。眼下,江蘇蠶桑業正處在洗牌期,經歷著向産業高端轉型的陣痛。”

  在盧克松眼裏,未來的蠶繭市場大有希望:“一位法國客商曾問我,你若不幹了,我去哪找好絲做經線?留得桑園在,不怕沒市場,優質繭絲綢永遠淘汰不了。這次秋繭暴跌過後,全國桑園面積減少30%,明春市場必反彈。”本報記者卞小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