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思南縣打造“金三角”旅遊經濟創新區

  • 發佈時間:2015-10-25 22:32: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張建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10月19日,由貴州省旅遊局、銅仁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5中國縣域旅遊經濟論壇思南峰會”在貴州思南縣召開。圍繞“‘旅遊+’與縣域經濟發展主題”。銅仁市委副書記陽向東、思南縣委書記劉雲成出席論壇並致辭,銅仁市副市長胡洪成、思南縣縣長張延高等出席論壇。全國知名旅遊專家發表了主題演講,旅遊發展先進縣代表進行了交流。

  此次論壇由銅仁市旅遊發展委員會、中共思南縣委、思南縣人民政府承辦,全國20個旅遊先進縣的政府和旅遊局負責人以及業界代表近200人參加。

  陽向東介紹,銅仁市地處武陵山腹地,其主峰即為梵凈山,銅仁有綿長厚重的人文歷史,豐裕富饒的自然資源,多姿多彩的旅遊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一山兩江四文化”。近年來,銅仁借助大交通的堅實支撐,尤其是日益完善的高鐵、高速公路網路以及四通八達的航線,堅持發展生態旅遊,旅遊經濟增長顯著。特別是作為“環梵凈山金三角文化旅遊創新區”一角的思南縣,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大力實施精品輻射戰略,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全市旅遊産業發展的代表之一。縣域旅遊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研究發展縣域旅遊,增強旅遊産業的整體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次論壇為銅仁市加強與各界的溝通提供了重要平臺,對銅仁旅遊將産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劉雲成表示,近年來,思南縣依託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積極搶抓貴州省委、省政府實施“旅遊強省、生態立省”戰略和5個100工程的重大發展機遇,以銅仁市委、市政府規劃建設“環梵凈山金三角文化旅遊創新區”為契機,圍繞溫泉、石林、烏江、歷史文化四張旅遊名片,堅持園區、景區、城區融合發展的模式,走差異化、一體化、集聚化、人本化發展道路,先後獲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濕地公園、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楠木之鄉、全國地質科普示範基地、國家級古建築群、美麗中國十佳旅遊縣等殊榮。此次思南縣舉辦中國縣域旅遊經濟論壇,旨在請業內人士為思南把脈,指點迷津。

  論壇上,中國前駐義大利大使、國家旅遊局原副局長程文棟、中國社科院財經院旅遊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北京旅遊學會副會長戴學鋒、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竇文章、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張淩雲、雲南財經大學首席教授明慶忠分別作了精彩演講。旅遊發展先進縣代表分享了各自發展經驗。

  程文棟在《關於縣域旅遊的幾點思考》演講中闡述了縣域旅遊的重要性。第一,我國的旅遊資源,特別是自然資源,主要是在縣域,貴州縣域旅遊資源豐富,確立了“國家公園省”的規劃定位,未來縣域旅遊發展大有可為;第二,發展縣域旅遊是我國調整經濟結構,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當前,縣域旅遊充滿了活力,極具發展潛力,必將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第三,縣域旅遊是貧困鄉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讓百姓更多獲益,分享發展旅遊成果將是縣域旅遊發展方向之一;第四,縣域旅遊對於文化傳承和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竇文章在《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主旨演講中提出,發展全域旅遊要做到落實“八全”,全時空,無論淡旺季、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夠提供能夠滿足體驗需求的産品和服務;全要素,全面挖掘自然、人文、社會資源;全行業,目的地的工業、商業、房地産、手工業等産業都要打通與旅遊業之間的關係;全過程,從遊客進入開始,一直到離開,應能夠提供旅遊體驗;全方位,滿足“吃、住、行、遊、購、娛、廁”以及“文、商、養、學、閒、情、奇”各種需求;全社會,當地群眾廣泛地參與到旅遊中並獲得各自收益;全部門,當地各大部門積極參與旅遊開發、建設和管理中;全遊客,遊客即居民、居民即遊客。

  最後,張延高代表與會專家和旅遊縣宣讀了中國縣域旅遊發展“思南共識”。深入貫徹515戰略,推動縣域發展新跨越;積極進取創新,開創縣域旅遊新模式;開展全域旅遊,促進縣域經濟新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探索百姓致富新路徑;著力區域聯合,形成縣域旅遊新局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