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利率管制基本放開絕非一放了之

  • 發佈時間:2015-10-24 07:31: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行打出“雙降”和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組合拳”,保證了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促進了社會融資成本的降低,將有助於引導金融更多支援實體經濟,更多流向“三農”和小微企業。同時,放開存款利率上限並不意味著央行不再對利率進行管理,而是會更加倚重市場化的政策工具和傳導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10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其他各檔次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央行對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相應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保持不變。同時,央行宣佈24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還宣佈放開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專家表示,這將促進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標誌著我國利率管制基本放開,利率市場化改革迎來重要里程碑。但並不是説央行不再對利率進行管理,而是意味著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進入新階段,其核心是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提高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有效性。

  “雙降”促融資成本降低

  10月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儘管GDP增速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首破“7”,但仍處於7%左右的合理區間。那麼,為何在此時降準降息?

  “此次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主要是根據整體物價的變化。”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複雜,我國經濟增長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需要繼續靈活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加強預調微調,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綜合起來看,當前我國物價整體水準較低,因此基準利率存在一定下調空間。”央行有關負責人指出,此次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主要是根據整體物價的變化,保持合理的實際利率水準,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加大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力度。

  此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主要是根據銀行體系流動性可能的變化所作的預調。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影響外匯佔款變化的因素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加之10月份稅款入庫將減少銀行體系流動性,因此需要通過降準釋放部分存款準備金,以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在普降的同時,央行還進行了定向降準。數據顯示,在此前的6次定向降準中,累計已有97%的金融機構享受了定向降準政策。此次,央行再度對符合標準的金融機構額外降準0.5個百分點,有利於引導金融機構調整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

  “目前貨幣政策總體上仍是穩健的。”央行有關負責人強調,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強預調微調,為經濟平穩增長和轉型升級繼續營造鬆緊適度的貨幣條件。

  存款利率上限放開條件成熟

  當前,存款利率管制的效果趨於弱化,對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今年5月,存款利率浮動擴大至1.5倍後,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曾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存款利率完全放開的條件已經成熟。此外,我國經濟處在新舊産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接續關鍵期,為了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需要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當下也是放開利率管制的較好時機。央行有關負責人介紹,國際國內實踐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最好在物價下行、降息週期中進行,這樣存貸款定價不易因放鬆管制而顯著上升。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金融機構的資産方已完全實現市場化定價,負債方的市場化定價程度也已達到90%以上。從實際情況看,我國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能力已顯著提升,存款定價行為總體較為理性,已形成分層有序、差異化競爭的存款定價格局。

  此次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標誌著我國利率管制基本放開,金融市場主體可按照市場化的原則自主協商確定各類金融産品定價。央行有關負責人指出,這既有利於促使金融機構加快轉變經營模式,提升金融服務水準;也有利於健全市場利率體系,提高資金利用效率,促進直接融資發展和金融市場結構優化;更有利於完善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利率形成機制。

  利率市場化改革並未結束

  此次利率管制基本放開後,並不意味著央行將“一放了之”。“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進入新階段,核心是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提高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有效性。”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利率調控會更加倚重市場化的貨幣政策工具和傳導機制。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構建和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央行以此引導和調控包括市場基準利率和收益率曲線在內的整個市場利率,以實現貨幣政策目標。

  對於短期利率,央行將加強運用短期回購利率和SLF利率,以培育和引導短期市場利率的形成。對於中長期利率,央行將發揮再貸款、MLF、PSL等工具對中長期流動性的調節作用以及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引導和穩定中長期市場利率。各類金融市場以市場基準利率和收益率曲線為基準進行利率定價。

  更重要的是,央行還將進一步理順利率傳導機制。央行將進一步理順從央行政策利率到各類市場基準利率,從貨幣市場到債券市場再到信貸市場,進而向其他市場利率乃至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同時,通過豐富金融市場産品,推動相關價格改革,提升市場化利率傳導效率。

  在一段時間內,央行還會繼續公佈存貸款基準利率,為金融機構利率定價提供重要參考。同時,發揮好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行業自律作用。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按照激勵與約束並舉的原則,優先賦予利率定價較好的金融機構更多産品創新,以及貸款基礎利率(LPR)等市場利率報價資格,並對高息攬儲、擾亂市場秩序的金融機構予以自律約束。

  “這些措施是為了保證實現貨幣政策調控和利率市場化改革目標,在前述利率形成與調控機制的基礎上,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維護公平定價秩序。”央行有關負責人説。

  此外,央行將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管理。將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定價行為納入宏觀審慎管理,並研究通過運用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