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看待當前經濟形勢:既要看壓力,還要看潛力

  • 發佈時間:2015-10-23 11:3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也沒有變。推進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在國際上正在釋放積極效果,新型城鎮化進程和農業現代化協同推進,成為增長潛能的重要策源地,全面深化改革孕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這些積極因素令人鼓舞

  三季度經濟增速放緩,反映了一個重要事實:當前,國內外諸多因素相互疊加,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由於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國內結構調整任務緊迫,增速有所回落並不令人感到意外。關鍵問題是,在巨大的經濟下行壓力面前,中國經濟是否依然具備持續增長的潛力。

  眼下,中國作為擁有10萬億美元規模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沒有寬鬆的外部環境,繼續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難度很大;依靠傳統的粗放增長模式也難以維持。因此,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將始終處於壓力與動力的“博弈”之中。能否頂住內外壓力,不斷挖掘和釋放經濟增長的內在潛力,將成為分析判斷中國經濟基本面和增長趨勢的重要觀察點。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對中國來説,始終是干擾經濟增長的重要外因。在發達經濟體中,除美國外,歐元區和日本短期內仍很難擺脫低增長和低通脹的困擾;新興市場經濟體走勢出現明顯分化,部分金磚國家也不同程度地遭遇發展瓶頸。正因為如此,支撐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的外貿進出口,形勢一直不容樂觀。今年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7.9%,就説明瞭這一點。

  來自國際市場的壓力,還不止於此。為了消除國際金融危機後遺症,當大部分國家實施貨幣寬鬆時,美國卻在單方面考慮收緊貨幣政策。這種貨幣政策的“不同步”,有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過度波動,惡化世界經濟復蘇的脆弱環境。面對全球市場不斷蓄積的“負能量”,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紛紛調低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幅度為0.2到0.3個百分點。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與當前外部大環境密切相關。

  從國內看,經過一段時間的結構調整,現已步入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過去主要面向國際市場的龐大加工貿易體系和重化工業快速擴張所積累的巨大産能,在“三期疊加”的背景下,不僅面臨去庫存的現實壓力,而且正在經歷去産能的“陣痛”。前三季度,粗鋼産量下降2.1%,水泥産量下降4.7%,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工業生産所面臨的下行壓力。

  儘管如此,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沒有因此發生根本改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空間大的基本特質也沒有變。其中,來自國際和國內兩方面的積極因素,頗為令人鼓舞。

  其一,推進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在國際上正在釋放積極效果。今年以來,在“一帶一路”戰略引領下,開啟國際産能合作重要契機,對外投資合作逆勢而上,呈現較快發展態勢。前三季度,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6.5%;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26.5%,完成營業額同比增長9.2%。

  其二,新型城鎮化進程和農業現代化協同推進,成為增長潛能的重要策源地。在新舊動能轉換之際,如何使傳統動能在新常態下有新作為?一個“水”,一個“路”,為下一步發展預留了增長空間。從大處看,中西部鐵路、公路和大型水利基礎設施領域,蘊含著巨大的有效投資需求;從小處看,許多地方的鄉鎮小路和配套水利設施等,缺口也很大。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大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促進産城融合,可以從投資和消費兩端拉動經濟增長。

  其三,全面深化改革孕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釋放了市場主體的活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了創新創業的熱情。與此同時,傳統産業與“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相結合,必將促進新型工業化與資訊化深度融合,加快工業智慧改造升級,形成新舊動能協同推進經濟增長的局面。

  隨著改革全面深化和結構調整持續推進,堅定不移地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産品、公共服務“雙引擎”,中國經濟在現有基礎上持續釋放更大的增長正能量,完全是可以預期的。今年早些時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就感言,過去三十年裏,中國的經濟轉型讓世界驚嘆;未來幾十年裏,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領導作用將再次震驚世界。(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 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