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辛口鎮“綠色”蔬菜豎起金字招牌

  • 發佈時間:2015-10-23 08:31:13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通訊員 韓玉坤)近年來,辛口鎮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種植,建設現代化的農業設施,近2萬個大小不一的蔬菜大棚全部實現身份認證、追根溯源。水高莊村成為“一村一品”番茄“專業”村、當城村成為“一村一品”韭菜“專業”村,第六埠村成為了“一村一品”芹菜“專業”村,沙窩蘿蔔、沁美冬瓜獲得天津市金農獎……這些品牌和獎項堅挺地豎起了“辛口蔬菜”的金字招牌。

  園區化種植

  給蔬菜一個“綠色”的家

  隨著食品品質安全重要性日益突出,農産品品質安全認證中的“綠色”標準成為辛口鎮蔬菜産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按照這一目標,辛口鎮確定了標準化、基地化、品牌化、種苗化、高端化蔬菜産業“五化”發展戰略,堅實地邁開了蔬菜生産從無公害到綠色再到有機發展的步伐。

  水高莊東淀都市型農業核心區的果菜生産基地是辛口鎮乃至西青區規模較大的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産基地之一,也是産銷對接較為成功的典型之一。水高莊村擁有蔬菜基地近萬畝,核心區1500畝,為保證蔬菜的品質,村裏為農民統一提供棚室和技術,還拿出一定的資金補貼棚室建設,提高農戶對種植優質蔬菜的積極性。同時,該村還購買了專業的蔬菜檢測設備對每個批次的蔬菜進行檢測,合格後才能進行包裝。村裏建立了完善的高端消費市場直供網路體系,實現了蔬菜産品的優質優價。走進基地的以色列草莓生産車間,成群的蜜蜂正在花叢間嬉戲。基地負責人高寶德指著大棚深處的一個蜂箱説:“這箱蜜蜂專門給草莓授粉,這種天然的授粉方式減少了人工授粉採用化學原料的污染,保證了産品的有機品質。”這些有機農産品的種植要從養地開始,先要把原來受到化學物質污染的土壤調養好,從根本上保證産品經得起檢驗。在日常管理中,防病治病、陽光、澆水等各個環節都不能馬虎,才能保證應有的品質和産量。

  鎮農業技術推廣站技術員趙仁順説,剛種無公害、綠色蔬菜那會兒市場不認,産量也低,出現了一些困難。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無公害、綠色蔬菜的概念漸漸為人所知,辛口鎮的無公害、綠色蔬菜也打開了市場。今年,鎮裏又規劃了農業生産“六園一基地”,即高速公路北農業園、當城農業園、第六埠農業園等六個農業園和沙窩蘿蔔種植基地,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現代農業、品牌農業、旅遊農業、高端農業,形成了更大規模標準化生産。

  産業化發展

  分散種植向集中經營轉變

  生産基地是蔬菜産業化經營的“第一車間”。辛口鎮以企業為主體高標準建設蔬菜基地,加大“無公害”基地認定。以綠色園區和蔬菜種子基地建設為重點,積極發展扶持農業龍頭企業,以農業龍頭企業和産業協會為基礎,以市場、配送中心、專業合作社或農民經紀人為核心,把分散種植的農民集中並帶動起來,形成利益和責任聯結的機制,加快引進科技型、高端化大型項目及園區,推進農業經營由分散向園區化轉變。

  由於綠色蔬菜在生産進程中標準嚴格,成本較高,産量低,市場總量偏小,所以收益並不太明顯。隨著基地不斷發展和群眾對食品安全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産品的銷路也越來越好。高寶德説:“我們種植的草莓在選種後,10月下旬就開始定植,在元旦、春節期間可以每市斤30元的價格供給天津各大超市。”與此同時,基地積極發展訂單農業,該基地與上海天雨果蔬有限公司合作引進了三個油桃新品種,現已試種成功。這次合作由上海公司提供技術和種苗,基地提供大棚和管理,油桃收穫後該公司將以每市斤8元的價格進行收購。目前,油桃樹已開始正常生長,明年四月開始開花坐果,畝産將在5000斤以上。

  目前,辛口鎮已建有水高莊東淀都市型農業核心區、第六埠萬畝高新科技實驗基地、當城千畝綠色莊園、沙窩蘿蔔種植基地、鎮農業試驗基地、鎮農業示範基地等多處規模大市場競爭力強的生産示範基地,並形成了以市、區農業綜合開發項目3萬多畝的現代農業示範園為主體,以龍頭企業帶動建設的大沙窩村、畢家村、王家村、小沙窩村、宣家院村、大杜莊村等多處高標準綠色蔬菜園區為補充的“園區化”高端農業産業體系,年産1.8億公斤蔬菜全部達到綠色標準。

  規範化管理

  蔬菜生産的“安全衛士”

  在辛口鎮,“標準化生産”這個詞已經遍佈辛口鎮的各個村落,被稱作推動蔬菜産業發展的“法則”,正是由於這個“法則”的約束,辛口鎮的蔬菜在市場上總能獨佔鰲頭。在水高莊都市型農業核心區日光溫室內的墻壁上挂著一個記錄本,詳細記錄著番茄管理要點:何時施底肥、何時掐須、何時用藥……技術員蘭萬學告訴記者:“我們完全按照操作規程,種出的菜品質才有保障,銷路自然不愁。”

  畢家村“順子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畢永順介紹説,目前村裏已先後制定、推廣了12項農業技術標準。同時,全村菜農的生産基地以及蔬菜大棚全部建立了檔案,將蔬菜生産全部納入了標準化體系,做到了有規可依,有據可查,實名種菜,同時還建立了二維碼追溯系統,可以掃描傳到網上,種植過程讓消費者一目了然。

  標準化種植涉及蔬菜生産的各個環節,除了土壤外,病蟲害防治是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産的關鍵環節。在這方面,辛口鎮農業技術推廣站的趙仁順聯合第六埠村技術員于風會、王家志,水高莊村技術員高寶德、蘭萬學,畢家村技術員畢永順,當城村技術員汪忠友、高天九、董玉昌等“土專家”為農民講課,提高菜農對無公害、綠色蔬菜的認識。他們給蔬菜澆地下水、施農家肥,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病蟲害的方法保證蔬菜品質,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