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6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山村老院落迎賓憶民俗

  • 發佈時間:2015-10-23 06:32:0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梅花劉海韻彭冠軍

  葫蘆,在中國傳統吉祥文化裏素有“福祿”的美好寓意。坐落在山東省曲阜市吳村鎮九仙山腳下的葫蘆套民俗村,因葫蘆籽落地生村的古老傳説而得名。如今,又因建設主打“葫蘆文化”的民俗村而名聲大振。2015年,葫蘆套村相繼被評為山東省首批傳統村落、山東省七個最適合養老村落之一。

  葫蘆套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村莊區域面積2000余畝,村裏的70多座農家院錯落有致,房屋結構多為石砌、土坯老房。由於歷史原因,相當部分的民居院落依然保存著20世紀50至60年代的鄉村歷史舊貌。住在村北頭的村民孔慶梓告訴筆者:“這裡是山區,各家各戶的老屋有石頭壘起來的,也有老式的土坯房,和城裏的房子完全不一樣,差著幾十年哩。”

  2011年,地處國家3A級旅遊景區的葫蘆套村,按照曲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態觀光旅遊鎮主體功能區定位,全面啟動實施旅遊開發和觀光農業建設。“傳統民俗、生態景觀、人文歷史”三駕馬車共同拉開葫蘆套村“立足原貌、特色開發”的序幕。

  “2012年,我們村通過外出學習,自己摸索,結合村裏現狀,開始民俗村改造。村莊裏大大小小古院落、舊民居有幾十處,本身就是寶貴的旅遊資源。我們第一步就是把原來的文化民俗、民居老宅保護起來。”葫蘆套村黨支部書記徐宏説道。經過多方籌資和上級扶持,葫蘆套村投入專項資金200多萬元,邀請濟南市專業規劃單位對原村落進行系統科學的規劃設計,並通過逐戶走訪,組織專業施工隊,對全村40多座磚瓦房外墻體進行倣古粉刷,30多座石砌和土坯房進行維護修繕,院內保存下來的牲畜圈舍也一一得到保護、整修。村裏還計劃通過流轉、出讓、託管等方式,在村內選取10多座體現典型歷史舊貌的民居進行保護性修繕和經營性開發。

  “我們村建成曲阜市第一個民俗村,得益於村裏這些看似破舊的老院子。現在,村裏又圍繞突出葫蘆文化主題,開發出煎餅坊、刺繡坊、酒肆、茶社、葫蘆畫社等10多個民俗功能院。”葫蘆套村黨支部書記徐宏如數家珍。現階段葫蘆套村的民居開發主要有兩種做法:針對外遷或外出務工經商村民的閒置宅基地,村集體給付租金,進行改造和開發,比如煎餅坊、刺繡坊,雇傭村民打工並支付工資,其餘收入歸村集體;另一種是“房東經濟”,比如辦“農家樂”項目,收入就歸農戶。更進一步的系統開發,村裏打算引入社會資本。

  就這樣,葫蘆套村立足原生態的傳統民居,吸引了以畫家扈魯為代表的一批國畫、書法、雕刻等藝術家和愛好者進駐,構建起傳統與現代多元藝術交流的平臺,又引入刺繡、食品、酒品、茶藝等娛樂餐飲産業,打造出鄉村旅遊體驗基地。同時,開發建設龍山慢城公園、葫蘆文化館、慢客驛站、星級農家樂、龍目灣人工濕地、果品自採園,配以葫蘆長廊、龍泉古井、大型葫蘆雕塑等景觀小品,形成“遊、購、娛、吃、住、行”田園牧歌式的慢生活生態區。

  如今的葫蘆套民俗村,結合當地的文化國際慢城建設規劃,正實施二期開發,準備全面優化村落産品、旅遊線路以及相應配套設施,做精做細以葫蘆為主題的旅遊産品開發,完善提升公共自行車換乘系統,將單一的舊民居改造延伸擴展至傳統村落山川水系、文化民俗的保護傳承與開發,希望繪出更加靜美、閒適的鄉村生産與生活畫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