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安徽首創“政銀擔”助力中小微企業

  • 發佈時間:2015-10-22 10:31:2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日前從安徽省了解到,該省率先實施的“4321”新型“政銀擔”合作機制業務突破百億,服務小微企業效果明顯。至9月末,已放款145.48億元,服務小微企業2837戶,戶均512.81萬元。

  目前,安徽所有省轄市、89個縣(市、區)業已推廣,合作銀行省級機構15家,擔保機構113家。安徽省省長李錦斌要求:深入推進“4321”政銀擔合作試點,降低擔保業務收費標準,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

  安徽省擔保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錢力告訴記者,政銀擔即政府支援的融資擔保機構,包括政府、銀行、擔保機構三方合作,為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安徽在對單戶2000萬元以下的貸款擔保業務,由原保機構、省擔保集團、銀行和地方政府,按照4:3:2:1(即“4321”)的比例承擔風險責任,形成政銀擔優勢互補、全責統一、風險共擔的工作機制。

  安徽省就此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在資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援,並把此項工作納入對地方政府和銀行業金融機構考核。安徽省擔保集團作為安徽全省政策性擔保體系的龍頭,主動與銀行對接,正面回應銀行關注的風險敞口、代償效率、追償法律效力等焦點問題,按照“一本多元”原則,靈活設定各家銀行協議版本和合作方式,促進實現“擔保體系與銀行體系的對接”。安徽各家銀行從開始的懷疑觀望,到逐步形成共識、積極參與,全省政銀擔業務呈現逐月加速推進的態勢。安徽的地方政府也主動跟進,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主抓落實,定

  期實行調度考核。

  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宏觀形勢下,自去年底正式啟動新型政銀擔合作試點,短短8個月,放款破百億,月均增長90%以上,新型政銀擔發揮了“助推器”的作用。1億元財政資金用於風險補償,可撬動100億元貸款注入小微企業,發揮了“放大器”的作用。通過新型政銀擔業務支援,體現出“四增三降”:受保企業新增利潤14.16億元,新增稅收7.59億元,新增就業4.12萬人,小微企業貸款獲得率增加5個百分點;企業年化保費下降至1.5%以下,戶均貸款規模由原來的2000萬元左右下降至500萬元左右,擔保體系成員代償率下降,真正實現扶小、扶微、扶貧、扶農,發揮了普惠金融“接地氣”的優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