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旅行社+咖啡館”新型門店打通線上線下旅遊服務:用一杯咖啡的時間愛上旅行

  • 發佈時間:2015-10-22 07:48: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實習記者 袁雲兒

  “這是您的咖啡,還有我們送您的紀念品。如果您有旅遊服務需要,非常樂意替您效勞。”服務員的話讓管小姐一愣,喝咖啡這麼多年,這是她第一次碰見還有附送紀念品的。

  更驚訝的是,和紀念品一起送到管小姐手上的,還有一張旅行顧問的名片以及旅遊産品手冊——原來剛才送咖啡的,並不是服務員,而是一位旅遊顧問。

  這家咖啡館,是北京首家打通旅行社和咖啡館的旅行概念生活館。除了喝咖啡,客人還能在這裡獲取旅行資訊、分享旅行經歷,甚至直接完成旅行産品預訂、旅行保險辦理、貨幣兌換等活動。用一杯咖啡的時間讓顧客愛上旅行,這是這家咖啡館的目標。

  咖啡喝完,旅行開始

  澳大利亞迴旋鏢、英國倫敦大紅郵筒、蒙古國的馬頭琴、一面墻大的水城威尼斯油畫……走進位於三里屯的悠咖啡,一種萬國博物館的氣息撲面而來。每個角落裏都擺放著從全球各地蒐羅來的特色紀念品。這些充滿異域風情的小物件兒,無不讓人産生一種“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願望。

  作為一家以旅行為主題的咖啡廳,今年5月開業的悠咖啡已經名頭不小。沙龍區的大螢幕上,播放著世界各地的美景圖像,一旁的書架上,擺放著各種旅行方面的書刊;各國旅遊局提供的宣傳手冊、易拉寶展示著當地今年的特色旅遊路線,就連放在落地窗前的小黑板上,還寫著“今日特惠路線”。

  客人進店小坐,送餐的不是服務員,卻是帶著名片和紀念品的旅遊顧問。一邊喝著咖啡,一邊翻看旅行社的産品手冊,在輕鬆的環境中,説不定某條旅遊線路就這樣走進視線,讓人想要開始一段旅行。今年30歲的何先生,就是這樣喝著咖啡報團去台灣玩了一趟。

  “我家就住這兒附近,經常過來喝喝咖啡。他們的服務員特別有意思,給我一張名片説可以提供旅遊諮詢,剛好我那時挺想出去玩的,就説了説自己的想法。結果不一會兒,他們就拿著幾套規劃好的行程安排過來了。”北京悠遊咖啡有限公司總經理、會員俱樂部總監李鴻秀介紹,像何先生這樣的客人非常多,咖啡館也希望通過這種場所的聚集性,吸引更多有出國旅遊意向的人群。

  旅行愛好者的大本營

  悠咖啡的對面就是星巴克,想要生存,悠咖啡靠的可不是一杯杯咖啡的價值。“現在在國內,咖啡館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社交場合,而咖啡本身的屬性被淡化。我們店主打旅遊,就是想讓它成為所有旅行愛好者的大本營。”李鴻秀説。

  每週三,咖啡館裏會舉行“跟隨電影去旅行”的活動,放映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影,比如《布達佩斯大飯店》《愛在黎明日落前》。每週末則組織分享旅行經歷、傳授簽證攻略等一切和旅遊相關的內容,“我們請過各國旅遊局的工作人員、旅行達人,也非常歡迎遊客自己來分享旅行見聞。”李鴻秀介紹,只要是熱愛旅行的人,都可以參加悠咖啡的各種活動。

  眾信旅遊有一個會員體系,經常會組織線下活動來維護會員,悠咖啡正好提供了一個舉辦活動的場所。“以前每次出發前的參團説明會,領隊都要到處找場地,現在可以直接讓客人聚集在這裡。”咖啡館的墻上,挂著遊客在各個旅行目的地留下的照片,還有從世界各地寄往咖啡館的明信片。

  目前,這種“旅遊+咖啡”的模式逐漸成為各家旅遊機構的標配。凱撒旅遊最近與極北咖啡達成戰略合作,顧客在享用咖啡的同時,可以查詢預訂旅遊産品,和旅遊達人面對面交流。途牛網也曾在雕刻時光咖啡館做行銷。

  做線上旅遊網站辦不到的事

  目前,旅行社門店大致有兩種。一類是常見的傳統門店,進去後銷售人員開門見山地介紹旅遊産品。另一類是兼具數字體驗功能的旅遊體驗店,它們在服務理念和運營模式上都與傳統的旅行社有著明顯區別,比如增加LED數字顯示屏、旅遊紀念品的展示、打造獨特風格的消費環境等。旅遊體驗店被稱為旅行社二代店。

  如今,更加注重社交、休閒等功能的旅行社門店3.0也已萌芽,“旅行社+咖啡館”模式便是其中之一。

  “我們通過深挖目標人群特徵,來打通線上和線下環節,做到很多線上旅遊網站都辦不到的事情。”李鴻秀説,“出境旅遊屬於較大開支的消費,而且頻率並不是很高,一般人可能一年就出國玩一趟。因此很多人需要面對面的交流。”

  浙江省旅行社協會副會長張建融認為,“旅行社+咖啡館”是傳統旅行社利用網際網路思維行銷的一大突破。顧客在咖啡館逗留的時間會拉長,也更有可能購買旅遊産品。不過,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旅遊+咖啡”的模式並非適用於所有旅行社,“大部分客人的消費習慣還停留在進店詢問、下單、付款的階段,節奏快,目的性明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