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海洋領域唯一國家實驗室瞄準“兩洋一海”

  • 發佈時間:2015-10-22 07:19: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旭東  責任編輯:羅伯特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是中國海洋領域唯一國家實驗室,21日這個實驗室成立學術委員會,並提出5年時間與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和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成為引領全球海洋科技的“三駕馬車”,為中國“海洋強國”戰略提供科技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擔任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他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敦欣、中國工程院院士袁業立和侯保榮,以及美國伍茲霍爾研究所研究員林間等15位海內外海洋科學家共同組成學術委員會。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負責向實驗室提供創新研究方向、重點發展領域、重大研究任務和目標等學術問題的諮詢意見和建議,指導和把握科研方向,評估學術工作。

  “以重大項目帶動整個國家的海洋科技水準是實驗室使命之一。學術委員會成立後,將充分集納海內外專家意見建議,為實驗室提出符合國家戰略的重大科研項目。”管華詩説。

  實驗室主任委員會是實驗室執行組織,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擔任主任委員會主任。他表示,未來3年至5年,實驗室將在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南中國海這“兩洋一海”實施海洋環境與氣候,深遠海漁業資源與海洋藥物資源開發以及海底油氣、礦産資源開發與環境研究三大戰略。

  專家介紹,對上述“兩洋一海”開展全方位海洋觀測和研究,掌握環境與氣候變化規律,是海上油氣田安全生産的保障。同時,這些海域水氣動力輸送和季風對中國氣候有重要影響,進而對陸地生産生活産生直接影響。另外,“兩洋一海”對全球溫度變化也有顯著影響。

  吳立新説,實驗室將通過在“兩洋一海”布放潛標等方式,致力於海洋觀測、海洋環境過程機理研究與海洋環境預測的結合,開展“透明海洋”研究,保障“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據介紹,為實施這三大戰略,實驗室將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啟動“鰲山人才”培養計劃,為卓越科學家、優秀青年學者和優秀工程師提供專項經費支援;二是海洋工程裝備研發與國際科考船隊建設;三是構建全球海洋科技合作交流網路。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實驗室由5家駐青島的國家級海洋科教機構2000年共同發起,2014年初正式獲批組建,今年6月正式啟動運作。 (記者張旭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